畢竟他爹前太子朱高熾可是一位溫文爾雅的學問大家,敦厚君子。
他自然也免不了從小學習儒學,還受到一眾大儒的培養教導。
可是現在,二叔卻告訴他,儒家的學說其實並沒有那麼偉大,其本質上也是為了利益最大化。
隻是儒學通過忠孝仁義巧妙地與皇家綁在一起,讓皇家與士大夫成為了共生關係,這才能夠從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中脫穎而出,直至現在都傳承不絕!
那不是就意味著,儒學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大上,不過是給帝王給朝廷服務的工具罷了?
這等衝擊,不可謂不大!
“大侄兒,你再想想,為什麼朝廷要禁錮百姓思想?”
“禁錮百姓思想?”朱瞻基倒吸了一口涼氣。
“沒錯。”朱高煦隨手舉了幾個例子,“比如太祖高皇帝刪改《孟子》一書,比如朝廷推行嚴苛的戶貼路引製度,再比如采用儒學的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這些說法也愚弄百姓!”
這些例子都是事實,也都是朝廷愚弄百姓的力證!
“百姓都是愚鈍的,隻有這樣做,王朝統治才能長治久安吧!”
朱瞻基這話說得很是委婉,其實他很想說,如果不愚弄百姓,老朱家哪能坐穩這個江山啊!
你老朱家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跟我們一樣都是平頭老百姓,既然如此那憑什麼你們朱家人就可以坐穩江山皇位,享受世世代代的榮華富貴?
天下百姓真要是產生了這樣的危險思想,那天下大亂可就不遠了啊!
結合攤丁入畝這項新政,朱瞻基已經隱隱猜到了朱高煦想做什麼。
他廢除了讀書人的功名特權與科舉優待,卻絲毫不擔心朝廷無人可用!
那麼唯一的可能就隻剩下了一個!
這位即將即位稱帝的太子爺,想要廢除愚民政策,開啟天下民智!
“二叔,曆朝曆代都重視農耕桑稼,自古以來都是百姓自給自足,輕易間不會遠離鄉野故土。”
“這樣老百姓隻在自己生存的環境裡麵生活,不與外界接觸,見不到外麵的天下,自然就生不出彆樣的心思,自然有利於王朝的長治久安!”
“而鄉野間的讀書人之所以能夠明辨是非,不僅僅是讀書,更是因為讀書人享有特權,可以不受路引限製,自由行走天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見識遠非平民百姓可比。”
“但是看的多了見識也就多了,心中的想法和欲望也隨之增多,欲望多了想要的也就多了,就會滋生出野心與欲望,若是天下百姓也都如讀書人一般想要那麼多,那這天下還能滿足這麼多人嗎?”
“換句話說,真要是開啟了民智,那誰還願意辛辛苦苦地耕田種地,誰不想逍遙快活,做個位高權重的達官顯貴,或者說做一個錦衣玉食的富商巨賈?”
“人性貪婪,欲壑難填,二叔真想開啟民智,隻怕會天下大亂啊!”
朱瞻基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朱高煦聽後卻是冷笑連連。
“你這說法就是強詞奪理了!”
“老百姓要是能夠吃飽穿暖,要是日子過得好了,誰會願意造反作亂呢?”
“再說了皇室牢牢掌控軍部戰兵,難道還會怕那些個跳梁小醜造反作亂嗎?”
“因為莫須有的忌憚,就采用儒學愚弄百姓,推行什麼愚民政策,這才是真正的笑話!”
“我老朱家之所以能夠成為這天下之主,可是當年太祖高皇帝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打出來的,而不是靠這些愚民政策騙出來的,這才是一個帝王皇室該有的氣度與野心!”
“大侄兒,你還是太小家子氣了,這一點得改啊!”
朱瞻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