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偏殿。
禮部尚書王景,兵部尚書陳洽,工部尚書宋禮,學部尚書解縉,皇家製造局局長胡元澄,都察院左都禦史顧佐,內閣學士楊士奇與楊榮等人儘數在此。
除了吏部尚書蹇義、刑部尚書金純與戶部尚書夏元吉外,朝堂公卿都在此處。
朱高煦之所以不邀請這三人,因為他們還不是自己人,有些事情他們不方便知道。
而王景、陳洽、解縉、顧佐等人,可是在朱高煦還是漢王爺的時候,就跟他情投意合、眉來眼去了,所以這份情分遠非夏元吉等人可比。
“都坐吧!”
“你們也都知道朕的脾氣秉性,沒有那麼多的破規矩。”..
“今兒個召諸位愛卿前來,一是為了敘敘舊,二是為了一件事情。”
聽到這話,群臣臉上都露出了笑容,顯得極為受用。
皇帝陛下顧念舊情,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啊,他們也不用擔心哪天就被清算了。
“解公豹,聽說你老解家準備迎你回宗?那些個宗老族老都在你門外等了好幾天了?”
朱高煦笑嗬嗬地開口道,提及了一件趣事。
群臣一聽到這話,也頓時來了興趣,紛紛看向了學部尚書解縉。
當年解縉因為和漢王爺眉來眼去,一起推廣弘揚新學,結果被程朱縉紳算計,硬生生迫使吉安解氏將解縉開除宗籍逐出家門,淪為了無根無源的孤魂野鬼,無根浮萍。
這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相當嚴厲的懲罰了。
老百姓講究一個傳承接代,可解縉直接被開除宗籍,人家都不讓他認祖宗了,他上哪兒去傳宗接代去?
倒是沒有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吉安解氏一直都沒有動靜,現在太子朱高煦即位稱帝,他們倒是突然冒出頭來了,跪著求著想要把解縉求回去,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還是說吉安解氏認清了現實,準備抱上解縉這根大腿了?
解縉苦笑著搖了搖頭。
“皇上莫要打趣微臣了。”
“當年吉安解氏不顧血脈親情,強行將微臣開除宗籍逐出家門,微臣就下定了決心,此生永不回解氏!”
“好!”朱高煦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公豹好誌氣,你這一脈就定為北京解氏,朕明兒個就讓人去建設祠堂,你解縉之名就寫在族譜第一頁,這是朕當年給你的承諾!”
此話一出,眾人大驚,解縉本人更是神情恍惚,隨即急忙起身跪倒在地上。
“臣解縉叩謝皇上隆恩!”
沒得辦法,皇上這恩賜太重了啊!
不但親自降旨重開一脈,而且還專門修建祠堂,光是這一份殊榮,都足夠甩吉安解氏幾條街了!
“行了行了,快起來!”
朱高煦親手將解縉給扶了起來,然後端起了酒杯。
“來,滿飲此酒!”
解縉接過酒杯,眼眶通紅地看著朱高煦,最終沒有再說什麼,而是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朱高煦隨即看向群臣,輕笑道。
“你們也都是朕的老兄弟了。”
“當年你們跟著朕一路打拚,現在朕坐上了龍椅,自然少不了你們的好處,當年朕給出的承諾,自然也會一一兌現!”
群臣聽到這話,都是神色動容。
朱高煦又看向了胡元澄,這位大明火器之神。
“老胡,這些年你也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