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早朝,天下嘩然!
因為楊士奇提出攤丁入畝之策,原本平靜安寧的大明,再次掀起了滔天波瀾!
隻是這一切,都與內閣另一位大學士楊榮毫無關係。
楊榮此刻坐在值房裡麵,臉色一陣陰晴不定。
原因很簡單,這一次他被楊士奇給比了下去,而且還是全方位地碾壓!
自武德皇帝即位之後,他楊榮與楊士奇就成了內閣大學士,負責統籌兼顧內閣事務。
內閣裡麵除了他們二人外,也再無其他重臣,都是一些負責製誥文書的中書舍人。
但,這並不代表著,內閣就沒有權勢地位。
要知道內閣可是皇帝陛下的顧問機構,楊榮和楊士奇進入內閣成為大學士,則成了滿朝文武眼裡的禦前紅人。
光是這一塊,就沒有人敢輕視他們二人。
先前楊榮和楊士奇可謂平級,有什麼事情都是商量著來,但是現在情況卻完全不一樣了。
內閣令!
其實就是中書令吧?
中書令那是什麼?
宰相啊!
可太祖高皇帝曾定下鐵律,任何人不得提及複議宰相一事,否則殺無赦!
恐怕皇帝陛下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會專門設了一個“內閣令”。
看似內閣令隻負責內閣事務,可是不要忘了,皇帝陛下可是開了口,七部百司、各部寺監都必須全力配合,任何人膽敢暗中阻擾新政或是敷衍了事,處以極刑!
這句話一出,那就等同於楊士奇這位內閣令直接擁有了宰相的實權,七部百司都得服從他的命令,與宰相沒有任何區彆!
內閣令,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
楊士奇啊楊士奇,你真是好大的氣魄啊!
楊榮喟歎了一聲,他直到現在才發現,楊士奇野心如此之大!
同在內閣三年之久,楊士奇這位內閣大學士,基本上沒掌握什麼實權。
楊榮同樣如此,他還以為楊士奇與自己一樣,已經熄了權勢之心,隻想恪儘職守罷了。
可是誰能夠料到,人家楊士奇不過隻是一直都在等待機會罷了。
現在一遇風雲便乘風而起,直接搖身一變成了內閣令!
那他楊榮呢?
如今該如何是好?
楊士奇通過攤丁入畝這項新政,成功更進一步,榮升內閣令。
隻要他楊士奇將攤丁入畝推行成功,那這個內閣令的位置,他就會一直坐到老坐到死,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無冕宰相!
平白被人壓了一頭,楊榮心裡麵自然很不得勁。
自己哪裡比這楊士奇差了?
論出身,楊士奇不過是個教書先生,靠著薦舉入仕,而他楊榮可是進士及第,正宗的科班出身!
論才華,楊榮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被朝野比作唐代名相姚崇,遠非楊士奇可比。
論政績,楊榮一手主持了遼東滅蠻一事,不僅肅清了盤踞遼東境內的蒙古、女真等外族,而且還幫助勳貴集團在遼東站穩了腳跟,光是這份政績就足以讓他楊榮傲立朝堂了。
而楊士奇呢?
不過是開拓南洋有功罷了,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
論出身,論才華,論政績,楊榮自問不輸楊士奇!
可是為什麼,皇帝陛下會選中楊士奇,推行攤丁入畝,而不是自己呢?
一時間,楊榮迷茫到了極點,也有些委屈。
正當這個時候,一名宦官匆匆而來。
“楊大人,陛下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