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應該知道,朕為了避免爆發流血衝突,可是一直籌謀準備了好幾年的時間。”
“但是你看看這些官員縉紳怎麼做的?占了嶺北大開發的利益,還覺得仍舊不滿意,現在糾集起來堵朕的宮門!”
“嗬,百官伏闕,嚎啕痛哭,向太祖高皇帝訴苦抱怨,要是太祖高皇帝當真在天有靈,說不定會從棺材板裡麵爬出來,把這些該死的狗東西全都剝皮抽筋做成草頭人!”
“再有蹇義、夏元吉這些混賬東西,早在朕還未即位稱帝之前,就已經提前給他們打了預防針,讓他們做好新政準備,配合楊士奇推行新政,可是結果呢?這些混賬東西作壁上觀、屍位素餐,任由麾下官員跳出來鬨事!”
“要是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隻會更加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那楊士奇麵臨的壓力就會更大,新政最後也會不了了之!”
朱瞻壑聽完這些話,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皇室與縉紳之間的戰爭,無疑正式打響了。
今日百官伏闕痛哭,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如今坐在龍椅上麵的這位武德皇帝,可並非什麼庸主昏君,而是一位極類太祖高皇帝的鐵血帝王!
他為了推行攤丁入畝政策,暗中籌謀了數年之久,又怎麼可能因為官員縉紳的反擊就輕易間中斷新政?
再者內閣令楊士奇親自趕赴南京,主持南直隸的新政推行,隻要武德皇帝頂住了壓力,那等到新政在南直隸推行完畢,大局就徹底定下來了。
所以今日這場矛盾,武德皇帝絕不能退。
讓百官跪著,沒有直接將其緝拿下獄,已經是給他們最大的麵子了。
隻是這樣一來,大明朝堂隻怕要亂了啊!
“父皇,伏闕隻是縉紳的手段,並不是他們的目的。”
“當他們得知伏闕並不能逼迫皇室退讓後,他們肯定會采取更加極端、更加激烈的做法!”
“兒臣隻是擔心,如此繼續爭鬥下去,大明王朝好不容易迎來的安寧,會頃刻間毀於一旦啊!”
朱瞻壑憂心忡忡地開了口,滿臉都是憂愁。
朱高煦點了點頭,對這個兒子的表現還是畢竟滿意。
“你擔心的不錯,他們肯定還有其他手段!”
“畢竟朕斬斷了他們的利益根基,他們不拚死反擊才是怪事!”
“但是你小覷了朕這個皇帝,也小覷了這些年來朕做的準備工作!”
朱高煦霸氣側漏地開口道“隻要朕還在一日,這個大明就亂不了,他們也贏不了!”
“倒是你這個太子,沒必要卷入其中,老老實實回東宮養病去吧!”
“等到攤丁入畝推行完畢,朕解決完所有問題,你再出來監國理政!”
“父皇……”朱瞻壑聞言一驚,眼眶有些發紅。
他這個親爹是準備扛下所有罵名啊!
但朱高煦並不給他爭辯的機會,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擬旨,太子監國不力,褫奪其監國職權,閉門思過半年,未得詔命不得踏出東宮半步!”
“父皇,兒臣……”
“接旨!”
朱高煦冷聲喝道。
朱瞻壑聞言眼眶通紅,最終拜倒在地上。
“兒臣接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