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言帶著我,在一眾守衛洞口的工作人員目光注視下,走進了這幽幽洞穴。
這洞穴寬敞,左右差不多有二十多米寬。
往裡走去,能夠瞧見大片的碎石。
還有不少支撐洞口的鋼管鐵架……
此處之前曾經被法螺道場用炸藥弄塌,封鎖了洞口。
後來官方趕至,又勉強將洞口,清理出了一條小路。
昨日趙主任率隊進發,經曆重重險阻,最後卻是被引入一處死地,被黃風怪放出毒煙熏蒸,全麵潰敗。
不過即便如此,憑借著人力的優勢,官方還是牢牢地把握著出入口,不讓敵人逃脫。
負責守門的一位老哥,在馬賈的陪伴下,曾經提出幫忙領路。
但卻被陸言拒絕了。
於是,我與陸言,進了黑暗的岩洞中,往著內中行去。
起先有些光亮,倒也能夠瞧見路途。
但越往裡走,越瞧不見前路模樣……
我走得艱難,漸漸緩慢下來。
陸言感覺到了,停下腳步,回頭著我。
隨後,他對我說道:“我聽我嫂子說,你已經通曉炁場,跨入了修行門中?”
我小心翼翼地抬腳走路,生怕被那石塊絆倒。
聽到陸言的問話,我點頭說道:“對,剛入門不久……”
陸言說:“你不必緊張,視覺受限的話,可以嘗試著使用彆的觀感,去感受周圍的環境……”
他用極為和緩的語調,與我說道:“人有五感,為眼、耳、鼻、舌、肌膚,分彆對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入門之後,感應到了充斥於世間萬物中的炁,便能夠將五感提升,獲得第六感……”
“這第六感,我們稱之為炁感,科學上稱之為磁感,又有人將其稱之為心感,也就是美國人口中的‘esp’,超感官知覺……”
“心理學上麵來講,叫做直覺……”
“第六感往上,還有第七感,佛教中將其稱之為末那識,也稱之為意根——或者說,它是跨越於時間長河的一種敏銳觸覺……”
“我哥總跟我講,第七感,說白了其實就是多維生物的一種天然本能……”
“第七感往上,則是第八感,也就是佛教中大名鼎鼎的‘阿賴耶識’,你可以將其當做是一種宇宙意識、集體意識,它包含萬事萬物誕生以來所有業力、緣法……”
“這麼聽,有沒有感覺很熟悉?事實上,它也就是我們修行者,一直所追求的東西……”
“那就是——道!”
“據說,第八感之上,還有第九感,也就是我們這個世界誕生的原點,所蘊含的一切精神與物質……”
……
似乎是為了讓我適應眼下的環境,陸言講得很緩慢。
也通俗易懂。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說的明明是那淺顯、普通的大白話,卻仿佛一顆顆的種子,落到了我的心田中,牢牢紮根。
種子並未發芽,但我卻感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似乎有了不同。
不僅如此,在陸言的引導下,我對於眼下漆黑如墨的環境,也變得不再害怕。
失去了視覺的支持,的確是讓人痛苦。
但伴隨而來的,是其它的感官,似乎伴隨著行進的路程,慢慢增長。
特彆是炁感,遠比平日裡,要更加敏銳。
慢慢的,我似乎開始適應了眼下的黑暗環境,並且能夠融入,享受其中。
直到此刻,我方才意識到……
陸言點名,讓我跟著他過來,並不是真的指望讓我給他引路。
他似乎是打算借機對我教導一番。
我心中生出許多感激,對於他的話語,也不敢有任何怠慢與折扣的執行。
等我稍微適應了洞中之後,兩人的腳步加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