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人的智商那是無窮極的,沒有想不到隻有做不到,像是劉文正就隻是按部就班的顛倒黑白賺銀子,而李玉堂則是主要通過賣官以及下屬們的各種明目的過節禮,而張鬆鶴的收入相比就比較單一,隻能依靠接待使臣,一些節日慶典,這扣一點,那裡多報銷一些,這幾位貪汙受賄的方式也都是封建王朝有權力者普遍采取的方式,沒有任何的創新,而反觀身為大明帝國領導階層最底層的裡正李保國賺錢的花樣就稀奇的多。呼吸費,屎尿處理費,相信泱泱華夏幾千年的曆史,應該沒有人收過如此的賦稅。
當然這些隻是冰山一角,身為智商高達二百五的賢達之士,李保國的斂財方式遠不止如此,我們簡單的講一下孫四娘上繳的記事本上的內容。
三月初八,老李家的豬難產,一屍三命,而老李為了減少損失,把豬做成了醃肉,留著平時食用,在李保國的規定中你也是要繳費的,豬難產一屍三命,這已經屬於刑事案件了,身為豬主人老李疏於照顧,導致豬死亡,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按照五戶村族規,老李的行為隻比過失殺人罪責輕一半,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罰銀三百兩。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還早著呢,過失至豬死亡這隻是其罪之一,把死豬做成醃肉,這屬於侮辱屍體罪,豬等同於人,都是有生命的生物,人家這麼不幸,已經慘死,沒有活到壽終正寢,你還要侮辱它,還要吃了它,你的良心沒有價嘛,再罰銀三百兩,第三,專家說葷腥生物更能利於糞便的產生,醃肉吃進肚子,無形之中,增加了排糞量,罰錢三百兩。
彆著急,還有第四,不知道是哪位專家告訴李保國,吃肉的與吃素的人排除的糞便對空氣的汙染不同,不僅僅有二氧化碳還有一氧化硫,罰款,三百兩。
算了算,因為一屍三命,老李就要交罰款一千多兩,據說老李聽到這些罰款,一家人是準備連夜上吊的,好在李保國發現的早,不然李保國的損失大了,在得知老李無力承當罰款之後,李保國的罰款政策也是有售後的,於是老李全家被李保國以三千兩的價格買到了倭寇。
這些還僅僅是罰款項目,還有一些稅收項目,總之就算是恒大,如果用李保國斂財的方法堅持三年,恒大必定債務還清,而且能夠再次成為行業巨頭。經得起一億多塊的高官年薪。
總感覺自己挺無恥的,在刑部大牢賣高價飯高價牢房,可是在看到李保國的斑斑劣跡,與之相比,劉文正感覺自己的良心是大大的好啊,
“不敢相信,不敢相信啊”手拿著記事本,劉文正的手不停的哆嗦。“你一個小小的裡正,不知報效君恩,造福百姓,竟連聖上撫恤百姓的脫貧款都要貪汙,你的膽子可真大,難道不中官法如爐,這是死罪嘛”。
事情敗露,李保國也意識到自己所做之事的嚴重性,不過畢竟是做了大半輩子的裡正,稱之為老奸巨猾也不為過,很快李保國就想到了辦法,“大人,草民知罪,草民願意受罰”。
看到李保國如此光棍的認罪,劉文正還是很欣慰的,犯罪分子在自己苦口婆心義正言辭中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俯首認罪,這傳出去又是一段佳話,刑部尚書三言兩語讓頑固份子心悅誠服的領罪。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把每個黑暗的地方全部都照亮。
“李保國,你可知你貪汙的金額巨大,按照大明帝國律法你可是要殺頭的”,
“草民知道”李保國坦然接受,畢竟走上貪贓枉法這條路,李保國自然也是有過調查的,不同於到派出所查看自己是不是網上通緝犯的二貨,李保國那也是看過大明帝國律法的人啊。
有彆於暴君朱元璋貪汙六十兩就要扒皮充草,大明帝國的律法對貪汙的官員還是很仁慈的,在大明帝國貪汙六十兩,審案者也隻會一笑了之,回去多貪點再來吧,貪汙千兩以下一般都是批評教育為主,你貪汙是不對的,是對陛下不衷,對百姓不孝,以後千萬不要了,知道嘛,嗯,大家都知道了。
而達到大明帝國律法懲處的貪汙金額必須超過一千兩,而且根據貪汙的數額,判處拘役的時間也不同,三天五天,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不等,當然如果你出得起價格,那也是可以申請減刑的。如果你的價格令審判者忘記爹媽是誰,你也可以一天的牢都不用做。
而想要有殺頭的危險,那麼你貪汙的銀兩就要超過十萬兩。是砍頭還是淩遲也與你貪汙的數額有關。反正都是死。
這麼多年,李保國貪汙的金額早就達到了淩時處死的懲罰,隻是,好吧,同李保國一樣,孫四娘也是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朝廷從業人員,因此很多的字不會寫,索性也就沒記,因此賬麵上的貪汙金額,李保國夠判死刑,但最多也就是砍頭。
“難道自己看走了眼,自己舅舅是那種不懼生死,一人做事一人當,頭掉了碗大一個疤的硬漢,”李進忠表示自己看錯舅舅了,舅舅不是懦夫,是英雄啊,
包括王不死,對李保國的印象也有些改觀,雖然他做錯了事,但他沒有否認,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還是大明帝國的好同誌。
風可以帶走一張紙一根草,但是吹不走你我,因為生命有力量,敢於逆風而上,順風順水不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才是狀態。
人生路哪能沒有波折,一路平安那隻是奢望,人想要成才就要有踢走絆腳石的勇氣,以及改變現狀的頭腦。
裡正是李家的傳承崗位,每一代的李裡正都不是良善,他們為什麼可以一邊拚命的撈銀子,一方麵能夠安穩的活到壽終正寢,那是因為他們遇事不慌,沉著應對。
砍自己的腦袋,李保國臉上掛著冷笑,就怕你的刀不利啊。
人不懼生死隻有兩個原因,一是早已經看透,人生亦無牽掛,風很大帶走了相思的人,人世間與地獄沒有分彆,而另一種則是有恃無恐,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儘處是春山。老子有背景,誰敢砍我的腦袋。
看李保國的麵相,早已經不是談情說愛,看到每一個與你長得很像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幾眼的年紀。劉文正大膽猜測,李保國是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大。
“李保國,你家中親人可有在朝為官的”?劉文正小心的問道,聽說吏部尚書李玉堂有不少親人在鄉下,莫非。
不知為何劉文正有此問,不過李保國也沒有隱瞞,臉上掛著些許自豪,就像是優越感爆棚的父母向老鄉吹噓自己孩子考上藍翔高等廚師培訓學校似的。
“我妹夫在鬆江府監牢擔任刑名主簿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