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買賣是雙方的事情,價格也是雙方的事情,愛卿彈劾的有些莫名其妙了吧”。
“聖上此言差矣,原本一個勞力一天可以掙得一兩銀子,一家人可以維持溫飽,然而如果勞動力的價格下跌,他們就無法填飽肚子,為了填飽肚子,他們就隻有降低價格,你降我也降,這樣下去,勞力行業也就毀了,很多人也會因此失業,如果此種情況在全國出現,情況會更加的嚴重,也會成為大明帝國的不安定因素,千裡之堤毀於蟻穴,聖上不得不防啊”。
雖然禦史的工作很討人厭,但客觀的說,這位禦史說的也很有道理,消費者的心態就是物美價廉,在付出少的銀錢能獲得滿意的服務這是很多人的想法,可是,如果毫無止境的低價,商人沒有了利益,這個行業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例如房價的控製,雖然很殘忍,但有些考慮也是必須的。
“會這麼嚴重嘛”?朱熹洛也有點不相信,但一切對自己的皇位有威脅的因素朱熹洛都不想出現。思考了三秒,朱熹洛提出了解決方案“要不,讓百姓少生點,”
生的少,競爭也就少,工作崗位也不會飽和,不得不說,不虧是大明帝國的君主,這是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少生是順末事情提出來的,因為土地兼並嚴重,百姓手裡的耕地越來越少,各地百姓起義也增多,於是一些比較有遠見的官員就提出了一家隻生一個好,寧流錯,不放過,百姓人口較少了,一起問題也就解決了。
而大明帝國建立,有些政策也比延續了下來,例如計生政策。
“聖上,讓百姓少生點那是治標不治本,百姓少了,需求也就小了,需要的勞力也會少,”
畢竟童年是在和尚廟裡度過的,對於商業也是一竅不通,對於禦史的解釋也是一知半解。
“愛卿以為如何”?
“額,微臣不知”。畢竟讀的是四書五經,對於商業的事情也了解甚少,
不能說古人的無能,畢竟在現在社會這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不過,微臣認為五城兵馬司肆意降價是大逆之罪,理應處罰,”
“這樣呀”原本還以為五城兵馬司為了生存出去搞副業是可以理解的,但朱熹洛怎麼也沒想到,小小的勞力竟然會影響到自己的皇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情關己,小也要處理,“五城兵馬司擾亂勞力市場證據確鑿,理應受罰,”思考了一會,計算了五城兵馬司的工薪情況,“這樣,明天五城兵馬司的軍餉都扣了吧”
“聖上,微臣知錯,五城兵馬司士卒早已經斷了糧,如果明年的軍餉停了,微臣那幫弟兄就隻能是喝西北風了”。原本武人的工資就很低。如果明年的工資沒了,那麼五城兵馬司的士卒也就隻能是落草為寇,養家糊口了。
“微臣回去就讓那幫兔崽子老老實實待在軍營,碼頭扛包的活不做了”
為了保住明天的工錢,宋建堂隻能是放棄了五城兵馬司剛剛打下來的市場。
“聖上,微臣彈劾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宋建堂預謀擾亂勞力市場”禦史又站了出來。
“額,愛卿,五城兵馬司擾亂勞力市場的事情你已經彈劾過了”。
“不,聖上剛才的彈劾聖上已經做出了處理,扣除五城兵馬司明年的軍餉”成功的彈劾了五城兵馬司,禦史也是很開心,臉上掛著自豪的笑容,然後轉頭看了看如鬥敗了的公雞般的宋建堂,“微臣彈劾的是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宋建堂預謀擾亂勞力市場”。
對於第一次彈劾,大家還是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可是第二次彈劾,而且還是彈劾的內容也是相同,很多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不解。
當然了,雖然是天子,上天的兒子,朱熹洛也不比其他人多長點什麼,對於禦史的操作也是不明白,
禦史也是善解人意,沒有讓大家多等,隻聽他解釋道“因為五城兵馬司士卒的加入,勞力市場增加了一些工人,而五城兵馬司降低價格同樣也是損害了很多勞力的利益,但如果五城兵馬司撤出勞力市場,就會導致勞力減少,勞力們勢必會提高價格,這樣就會損害商家的利益,商人付出的利益多了,就會從其他地方找回利益,例如增加產品的價格,產品貴了,很多百姓就會消費不起,這就會傷了民心,民心散了,大明帝國也必將有滅國之危險,因此,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宋建堂打算撤出勞力市場是的大逆之罪,理應重罰,”
“臥槽,又是撼動自己皇位的隱患啊"朱熹洛倒吸一口涼氣,“愛卿以為如何”
“理應重罰”
“可是明年的軍餉已經扣了”
“不是還有後年的嘛”。
宋建堂兩眼一翻,然後暈倒在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