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急忙道謝。
“雲醫生,謝謝您。”
男人也急忙道了聲謝:“我們是早就聽說過雲醫生您了,之前其實就專門過來過一次,就是想看看不孕不育,不過當時您沒在,後來又生了這個病......”
“回去先調理,先吃藥,等這個情況好轉了再來。”
雲珩客氣的笑了笑。
按照男人的這個說法,當初他們來的時候雲珩應該是剛去唐華,後來女人患了這個病,兩口子第一時間選擇的可能還是西醫,跑了好幾家醫院,這才耽誤到現在。
送走這兩口子,雲珩繼續開始叫下一位患者。
昨天中醫科沒有接診,上午依舊沒有,今天下午開始接診,患者比起往常還是少了些,下午雲珩看了十五六位患者,到四點多一點就沒什麼人了。
田增明給雲珩添了水,坐在邊上向雲珩請教。
“老大,我看你接診的時候好像很有頭緒,具體到病症中,該首先從哪方麵著手?”
田增明跟了雲珩也有一段時間了,每天跟在雲珩後麵看著,隨著徐波都已經開始獨立坐診,田增明自然也是相當羨慕的。
“中醫治療是從全局出發的,我們作為醫生,在麵對患者的時候從一開始就不能讓一些思維把自己限製住。”
雲珩耐心的給田增明講解:“首先從患者進門開始,我們就要去觀察,從各方麵去判斷,要知道,有時候在患者自己給我們講述的時候,患者自己都有可能忽視一些東西。”
“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內向,有的人粗心大意,什麼樣的患者都有,再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患者在見醫生之前想的好好的,見了醫生當麵就有可能緊張、粗心等,種種因素都會導致患者忽視一些細節,而這些細節就需要我們去發現。”
田增明認真的聽著,同時在筆記本上記著。
雲珩講的這些東西真的是經驗之談了,一般這種話很少有上級醫生會這麼耐心的給人說的。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醫院,學術性的東西是相對容易學到的,最難學到的反而是思維。
“在麵對患者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確定病位,根據自己的觀察、診斷以及患者的講述,逐漸確定一個範圍,當範圍確定之後,我們還要去求證。”
說著雲珩就拿第一位患者舉例子。
“第一位患者,是肝經經脈瘀阻證,當時我檢查的時候,患者是右乳頭下方,也就是期門穴位置往下有一條直線,從這一點我們首先可以確定病位,檢查的時候局部腫硬不移,疼痛如刺,當屬瘀證,但是在這個時候還要小心求證,我詢問患者是不是半夜疼痛嚴重,就是為了確認是不是肝經經脈瘀阻證.......”
“無論什麼奇怪的病症,首先我們自己不要覺的奇怪,不要被表證嚇到,從理論上講,隻要辯證清楚,就沒有不能治的病,遇到病症,小心求證,仔細觀察,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儘可能的都用到,發揮出來,這樣才能把失誤減到最小。”
“嗯!”
田增明認真的記著,就像是認真做筆記的小學生,儘力的記著老師說過的每一句話。
雲珩一直給田增明講到五點多,這一段時間田增明先跟著雲珩,後跟著徐波,也積累了不少,又聽了雲珩一番講解,內科方麵竟然提升了不少,給雲珩增加了一百分鐘的續航時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