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病曆,雲珩這才上前給患者做檢查。
患者的眼睛從外表看上去和常人沒什麼不同,可如果仔細看,瞳子無神,看上去有點呆滯。
檢查過眼睛,雲珩又給患者診了脈,查看了舌苔。
“小萌和永飛你們也看一看。”
雲珩看過之後,又對王雪萌和何永飛說道。
兩個人也都上前檢查了一番,詢問了幾個問題。
“雲老師,從脈證來看,好像是肝腎中水火兩虧。”
王雪萌對雲珩說道。
“嗯,我也覺的。”
何永飛點頭。
“肝腎中水火兩虧,為什麼會導致失明?”
雲珩笑著問。
“雲老師,我不知道。”
王雪萌吐了吐舌頭:“我是不是判斷錯了?”
“從脈證來看,患者確實是肝腎中水火兩虧。”
雲珩點著頭,解釋道:“內經中說過,人的兩個眼睛,就好像是日月,雲目受血而能視,其目失明者,猶日之火精不足,月之水精衰微.......”
“雲老師,我知道了。”
王雪萌急忙道:“肝為藏血之臟,開竅於目,目之所以發光而能視物,全是因為瞳子,瞳子屬於腎,腎中所藏一水一火,肝虧即血虧,腎虧即水火兩虧,精血和水火兩虧,所以不能上榮於目?”
“對。”
雲珩笑著點頭:“水能鑒物,火能發光,所以古代先賢把近視不能遠視者,認為是無火,能遠視而不能近視者,認為是無水,雙目全無視者,則為水火兩虧之兆。”
“沒聽明白?”
雲珩問何永飛。
“雲老師,我聽的確實不是很明白。”
何永飛點著頭:“水火這些概念我知道,可用這樣的概念形容雙目,我總覺得不合適,所以想不明白。”
“走吧,出去說。”
說著話,雲珩就向病房外麵走去,其他人急忙跟上。
其實不僅僅是何永飛和王雪萌,韓曉軍也聽的有相當迷糊。
現在很多人之所以說中醫不科學,其實正是因為聽不懂,覺的中醫的一些解釋和理論亂七八糟的。
剛才雲珩的一番話大都是來自《內經》,可這樣的解釋,何永飛還是不太明白,不是說何永飛沒看過內經,即便是看過,大多數人對內經的一些概念都是不理解的。
還有一點,以前的一些典籍,諸如《論語》、《內經》這些,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華夏文字博大精深,同樣的字延伸到現在都有很多解釋,更何況沒有標點的文言文,斷句不同,意義也就完全不同。
很多人都知道,一部《論語》,後世多少人在研究,又因為《論語》延伸出多少流派,後世的很多文學大家都是用自己的意思來解釋論語。
中醫其實也是一樣,後人站在前人的肩上研究,這個人這樣理解,那個人那樣理解,隻要有道理,符合中醫的基礎觀,怎麼理解其實都是可以的,這也是中醫誕生很多醫學流派的根本原因。
“醫者意也!”
雲珩一邊走,一邊給王雪萌和何永飛解釋:“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雲老師,‘醫者意也’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和對事物所顯示的思維活動的總結。準確的說‘醫者意也’之‘意’實際上與心、意、誌、思、慮、智等思維活動過程有密切的關係。”
“嗯。”
雲珩點著頭:“小萌說的不錯,醫者意也,其實是最早的針對‘具體事務具體對待’的論述。”
“醫者意也”的含義,早在《內經》中就有明確的提示,《靈樞·本神》雲:“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有所存謂之誌,因誌而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醫者意也’這四個字,其實正是針對那些不究醫理,不重實際,憑主觀想象,治病隨心所欲者的鄭重告誡。”
雲珩說著,看了一眼何永飛,繼續說道:“中醫的很多說法,你不要從字麵意思去看,正如剛才說,人的研究就像是太陽和月亮,難道眼睛真的是太陽和月亮嗎?”
“當然不是。”
王雪萌急忙道:“古人對事物的認知度不夠,並不了解真正的月亮和太陽,所以認為太陽裡麵有太陽精火,月亮裡麵有月之精華,太陽精火不足,太陽就會不亮不熱,月之精華不足,月亮就會不明不大。”
“對!”
雲珩點頭道:“這才是其中的理,換句話說,這個理和認知才是符合人的眼睛和日月的關係的。”
說著,雲珩頓了頓,繼續道:“很多人反感神話,其實神話都是人編出來的,神話傳說也不是毫無根據的,這些根據其實都是符合當時的一些規律和認知的,我們要用心去判斷,尋求的是人和自然的這種關係,而不是直接套上去用。”
“所以換過來說,其實不是眼如日月,而是日月如眼?”
何永飛並不笨,很快就明白了。
“對,同樣的意思,反過來意義就不一樣了。”
雲珩笑著點頭。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