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彤又瞪了對方一眼。
“這位美女說的不錯,沒事多看書,自己了解少,就不要隨便下結論。”
雲珩一邊開著方,一邊道:“漢代名醫,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係統的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也就是所謂的六經。”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也有‘六經為川,腸胃為海’的說法,而六經各又分手足陰陽,詳細的可以分為為十二經。”
“十二正經,是人體手、足三陰三陽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合稱,分彆是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十二經是以經絡運行路線和經過的穴位臟腑所屬劃分的,手太陰肺經為行走於上肢,內屬於肺,屬於陰氣盛的經脈,手太陰肺經,主‘肺’方麵發生的病症,諸如咳嗽,氣急,喘息,心煩,胸悶,上臂、前臂的內側前緣酸痛或厥冷,或掌心發熱等......”
剛剛被雲珩說不行的青年聽到這兒又插嘴了:“那我說的沒錯呀。”
“你閉嘴。”
小彤瞪了青年一眼,急忙對雲珩說道:“雲醫生,您繼續說。”
雲珩也沒生氣,繼續說道:“中醫講究天人合一,五臟六腑相輔相成,互相影響,雖然手太陰肺經在臨床上主‘肺’方麵的疾病,可這個‘肺’的概念是很寬泛的,肺病病變也會引起肝經、腎經等其他經絡和臟腑。”
說著,雲珩已經把方子打好了,簽字蓋章,卻沒有急著交給患者,繼續道:“剛才我說過,手太陰肺經行走於上肢,肺為陽中之陰臟,通於秋氣,特性是收斂下降。”
“肺居位高以覆諸臟,稱之為華蓋,肺氣以降為順,順則五臟六腑之氣亦順,因而又有‘肺為臟之長’的說法。”
說到這兒,雲珩笑著問眾人:“這個聽的明白嗎?”
“似懂非懂。”
飛哥誠實的道。
“嗯,這麼說吧,肺氣的特性是收斂下降,肺氣下降,五臟六腑也就平安無事,可現在寒濕之邪入侵手太陰肺經......”
說著雲珩沉吟了一下,用通俗的語言解道:“原本肺氣是要收斂下降的,卻因為寒邪之氣阻擋,所以沒辦法下行,這就好像你站在高處看下麵,原本有著水霧,水霧是要冷卻凝結變成水滴落下去的,現在卻有東西擋住了,落不下去,這個時候你隔著這個落不下去的水滴再看下麵,能看的清楚嗎,是不是看著模糊,有可能還重影?”
“咦!”
雲珩這麼一解釋,飛哥瞬間就感同身受了:“雲醫生,你這麼說可就太形象了。”
作為當事人,飛哥就很能明白雲珩的這個說法,他現在看東西就好像是透過水滴,看東西是兩個,真的是太形象了。
“雲醫生,您解釋的太清楚了。”
小彤滿臉崇拜的看著雲珩。
雲珩的這個說法,真的是形象,哪怕是不懂的人,瞬間都聽明白了。
“具體病理病症,自然不是這麼回事,可大概的道理差不多。”
說著話,雲珩把方子遞給飛哥:“我給你開了一周的藥,回去之後連續服用,不要間斷,吃過之後有什麼不舒服,再來找我複診。”
“謝謝,謝謝。”
飛哥接過方子,看了一下,麻黃、杏仁、法夏、甘草,也就簡單的四味藥。
“雲醫生,就這?”
“怎麼,你覺的少?”
雲珩道:“藥不在多,對症就好,回去好好吃藥。”
“不是覺的少,是覺的......”
飛哥笑著道:“是覺的,好不容易來個患者,你們還不可勁開藥,這麼簡單,都沒幾個錢。”
邊上的何永飛就看不過去了:“我們雲醫生現在都不經常坐診,剛剛你們來的時候,雲醫生正在十院那邊,平常雲醫生是很忙的,要不是你們提前在微博上和雲醫生溝通好了,你們過來都掛不到號。”
什麼叫好不容易來一位患者。
這話說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