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一位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是家裡人陪著一塊過來的。
從電腦上晉世傑記錄的情況看,患者是一位嗜異證患者。
嗜異證,又叫異嗜症或稱異食癖,嗜異證是指嬰兒或者兒童在攝食過程中逐漸出現一種特殊癖好,對通常不應進食的異物,難以控製地咀嚼與吞食。
嗜異證患者多以嬰兒和兒童居多,成年人比較少見。
眼前的青年十九歲,是大一的學生,病症主要表現在,一見到鹽就控製不住自己,就會情不自禁的想吃,在家裡和學校,總是偷偷的吃鹽,一袋又一袋。
這個情況大概已經有兩年多了,看過好多家醫院都沒看好,患者的父母也是聽人介紹,說西亞醫院這邊的中醫水平不錯,帶著孩子過來的。
這種嗜異證患者,在臨床上算是比較少見的,晉世傑還是第一次遇到,著實有些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下手。
“吃飯胃口不影響?”
雲珩看過晉世傑電腦上的記錄,抬頭問患者。
“胃口還好,基本上正常,吃飯什麼的都好。”
患者的媽媽在邊上說道。
“吃鹽之後覺的口渴嗎?”
雲珩又問。
“沒有,沒什麼感覺。”
青年自己搖著頭。
“吃的時候什麼感覺?”“沒什麼感覺,也不是很鹹,就是覺的非常好吃。
“來,胳膊放上來。”
雲珩問了幾個問題,讓青年把胳膊放上來,給青年摸了脈,然後查看了一下舌苔。
舌淡苔薄白而滑,脈緩。
摸過脈,看過舌苔,雲珩沉吟了一下,然後對晉世傑招了招手,在晉世傑耳邊說了兩句什麼,晉世傑點了點頭,出了診室。
不多會兒,晉世傑就拿著一包餅乾進來了,餅乾是鹹餅乾,正常人吃感覺口感合適,甚至有些人還會覺的稍微有點鹹。
“來,嘗一下,什麼味道。”
雲珩拿了兩片餅乾遞給青年。
青年拿過餅乾,張口就吃,一邊吃一邊道:“挺不錯的,嘎嘣脆。”
“什麼味?”
雲珩問。
“沒什麼味。”
雲珩然後看向晉世傑:“明白了沒有?”
晉世傑微微沉吟:“嗜鹹者必口淡?”
“結合患者的脈象,是脾不健運?”
雲珩點著頭:“嗜異證在臨床上確實不多見,這種病症的病機往往也比較複雜,治療也比較困難,特彆是嗜異證的一些臨床表現往往很具有迷惑性。”
“不過,無論什麼病症,我們在辨證的時候隻要抓住病機,從脈證出發,忽視不重要的枝節,不要被奇怪的表象迷惑,其實有時候越是奇怪的病症,越是簡單,之所以不得其法,往往是被奇怪遮掩了真相。”
說著話,雲珩一邊開方一邊道:“患者舌淡苔白而滑,脈緩,口淡,這就是脈證表現出來的,結合這些,我們就可以判斷,患者屬於脾不健運,濕濁內阻,采用健脾燥濕的法子治療就是了。”
“舌淡苔白而滑,脈緩,口淡?”
晉世傑一邊輕聲嘀咕,一邊若有所思。
他剛才確實一直糾結患者為什麼喜歡吃鹽,為什麼,為什麼?
越是糾結,越是想不通,越是想不通,越是糾結。
可雲珩來了之後壓根就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而是從患者喜歡吃鹽,然後判斷患者口淡,甚至還做了實驗,得出口淡的結論,結合口淡,判斷患者是脾不健運,濕濁內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