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安雲道:“久旱逢甘霖,也會有人嫌,這世上怎麼可能有完美無缺的東西,以前的傳統文化確實是有不足之處,可精華依舊是很多的,我一直就不認為外國的東西就比咱們國家的東西好。”
雲珩沒吭聲,卻若有所思。
周萬林幾個人說的確實是很客觀的東西。
就說以前,華夏一直都是以“孝”治天下的,雖然在這個大環境下,依舊也有不孝,可最起碼,一些人想要當官,想要出名,卻必須恪守這個“孝”。
那時候,無論你當多大的官,一旦不孝,前途也就沒有了。
這個“孝”也並非就沒有缺陷,可雲珩覺的,在大的範圍而言,就是一個道德的約束。
畢竟就總體而言,不好的父母是有的,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父母還是一心為了子女考慮的,孝順都做不到,談何做人。
就說中醫,咱們自己不去學文言文,不去學以前的文化了,學的都是數理化,當然,這並非說數理化不應該學,而是應該全部並重。
自己不了解陰陽,不了解五行,不了解傳統,然後聽不懂中醫,反過來說中醫不與時俱進,這真的公平嗎?
正如屈同文和季風文等人之前所說的,中醫如今喪失了屬於自己的土壤。
中醫其實正是紮根於傳統文化之中的,以前的讀書人學習的東西都是中醫的基礎,他們再學習中醫,就很容易入門,哪怕是普通人,也大概知道什麼是五行,什麼是陰陽。
可現在,哪怕是高材生,高學曆者,因為接觸的東西多,什麼都喜歡量化,反而對五行陰陽一知半解,或者喜歡錯誤的去認知。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那邊是r國的。”
馬鐵全又給雲珩指了一下。
“r國的中醫地位比起h國要尷尬一些,要看區域,不過r國的漢藥卻非常不錯,咱們的中醫藥,中醫一邊被h國改為韓醫,中醫藥一邊被r國改名漢藥,返銷國內,而咱們的中醫,卻.....”
說著,馬鐵全也禁不住搖了搖頭。
“那邊是香江的孫博平孫老。”
一邊吃著飯,幾個人一邊給雲珩介紹著這一次前來的一些比較厲害或者比較特彆的人。
“基本上每一次博覽會,咱們和h國還有r國都會發生些許衝突,特彆是專家交流會。”
馬鐵全對雲珩說道。
“而且專家交流會也是博覽會最為精彩的環節之一。”
雲珩看著馬鐵全,你給我說這個乾什麼?
這種事難道不應該是馬噴子的專長嗎?
管他是哪一國專家,可勁噴就是了。
他雲珩又不是雲噴子。
他隻是安安靜靜的美男子而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