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給學弟學妹們講解著,雲珩一邊看向中年男人:“脈遲而緩.......老哥是不是有膝關節疼痛的毛病?”
男人原本還臉上帶著笑,看著雲珩,聽到雲珩得詢問,男人突然就是一愣,然後苦笑道:“雲醫生不愧是雲醫生,了不起。”
邊上的學弟學妹們也都是一愣,然後嘴巴微張,難以置信。
這就被雲珩學長說中了?
要知道,從頭到尾男人可是一句話都沒說,連一句關於病情方麵的情況都沒說,隻是讓雲珩檢查。
這種情況在中醫裡麵其實叫做“以脈困醫”。
中醫望、聞、問、切,四診,醫生在診病的時候往往是四診結合,四診和參,相互印證。
可因為望、聞、問、切其他三診都是在不經意間,很容易被人忽視。
望是醫生從見到患者就開始的,這一診是很容易被患者忽視的,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望診其實很重要,中醫四診,望診排在第一並不是為了念起來順口,而是有原因的。
四診的順序和重要性其實正是這個排序方式,切診在最後,也隻是醫生們最終判斷和最終印證的一診。
如果前麵三診醫生沒什麼收獲,那麼就是在摸脈,基本上也難以辨明病因。
可正是因為切診在最後,中醫診病往往是摸過脈,然後就開始下處方,這就給很多人造成一個錯覺,就好像中醫隻是一摸脈,然後就知道是什麼病了。
如此不客觀的認識亦或者錯誤的認識,導致產生不少對中醫錯誤的認識,甚至有人拿摸脈來考驗中醫。
什麼驗孕啊,什麼一聲不吭,伸出胳膊,你就說我什麼病之類的奇葩患者多不勝數。
患者不說一句話,靠著摸脈觀察判斷出患者病情的中醫有嗎,有,但是這樣的中醫無一不是相當了得的,這樣的中醫高手,尋常人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一位。
對,今天高鐵上的眾人們算是遇到了。
“雲醫生厲害啊。”
“雲醫生了不起。”
邊上觀看的乘客不少人都紛紛稱讚。
“其實也沒那麼神。”
雲珩笑著看了一眼邊上的學弟學妹們,問:“誰能告訴我,我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一群人麵麵相覷,雲珩這個問題還真有點難為人了。
張雪豔遲疑了一下,道:“脈遲,一般都是寒證,體內有寒,脈遲而緩,說明寒氣鬱結,氣血不暢.......”
“說對了一部分。”
雲珩點了點頭道:“不過這個範圍比較大,並不能完全判定患者就是膝關節疼痛。”
說著雲珩頓了頓,解釋道:“其實學中醫真的要非常細心,要學很多東西,各方麵都要結合,就用你們都懂的一些東西來說,首先,剛才這邊這麼多乘客,也就這位老哥最熱心.......”
中年人禁不住笑了。
“有句話怎麼說的,無事獻殷勤.......”
雲珩說了一半,後半句沒說,不過大家都明白什麼意思了。
都是看熱鬨的,中年男人明顯要比其他人積極,排除真的是熱心好熱鬨好起哄這一點,那就還有一個因素,中年男人應該是有不舒服的,正好在高鐵上遇到了雲珩,就想讓雲珩給他看一看。
“所以我剛才就仔細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