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
易超平一愣。
“是......規律?”
一位三十三歲的年輕住院醫說道。
“是,這些就是規律。”
雲珩道:“五運六氣並不是誰發明出來的,也不是誰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老祖宗根據常年累月的觀察而發現的規律,四時變化,年月變化。”
“在古代天文曆法的乾支紀年中,六十年為一個甲子周期,這個六十年也不是隨便來的,而是因為每過一個六十年,和下一個六十年中有著規律可循,氣候變化、災難發生這些,就好像是一個輪回。”
“金木水火土五運,結合風、熱、暑、濕、燥、寒,這些就是環境的變化規律。”
雲珩解釋道:“人生活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就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出生亦或者剛出生的孩子,嬰兒出生之前的歡迎會影響體質,出生之後的環境會影響成長,如果遭遇到某些年份,某種體質的人就容易患某種疾病,從這方麵來說,五運六氣也就是環境和人的關係。”
“原來如此。”
“明白了。”
邊上有人若有所思。
這些道理其實說難不難,隻不過不少人學習和研究這些東西的時候,首先開始研究所謂的天乾地支、陰陽五行,計算變化......
而學中醫的人大多數其實都是文科生,稍微研究一下就覺得頭大,比起背誦歌訣還要無聊,也就不深入了。
可隻要扒開表層的所謂五行,所謂天乾地支,這些就是人和環境的關係。
“五運六氣其實就是通過天乾地支配合陰陽五行來計算當時的大環境情況。”
雲珩道:“就比如......”
說著雲珩打開電腦,看著自己正在看的一個病案:“這位患者,是去年三月左右,外感六氣按照中醫運氣學說,每年分六個氣候時段,而外感病是受到氣候影響發生的六個階段中不同的疾病。如初之氣發生的風溫類疾病就與六氣陰厥風木主令有關,又有司天在泉的客氣輪轉變換......”
“這個病案是朱主任治療的一位患者,用的是清熱透表,先宣肺止咳化痰,利咽解毒消腫的方子,從患者患病的時間來看,感受風溫時邪,因初之氣厥陰風木主令氣候特點以風溫天氣為主,在臨證中就要考慮外感病風溫類......”
“再看這個。”
雲珩又打開另一個病案:“這個患者就可以從出生日期來判斷,患者六十來歲,出生在農曆甲午年五月末,在運氣雪中,大運屬於天乾的甲,為土運大過,在地支六氣中屬於午,為少陰君火主令的年份,在月份上又屬於三之氣少陰相火主令的月份,因而在體製上君相二火都有,這樣的患者不愛過熱的天氣,也不喜歡吃熱性食物和助火生熱的東西,愛冷怕熱,性格且急,火氣也大,患病也多以熱性疾病為主。”
“所以說,五運六氣就是通過算法來計算當時的環境,從而判斷環境對患者的影響......”
雲珩隨便拉過來一個病案,根據患者的年齡和治療的時間就開始解釋,邊上一群人無論之前抱著什麼心思,這會兒都認真的聽著,現場靜悄悄一片。
而不知道什麼時候,葉逸雲和朱森強已經站在了他們身後,同樣認真的聽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