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夜暴富的夢想,都有一夜成名的夢想。
京都中醫大的學生之所以對雲珩如此歡迎,正是因為雲珩年輕,畢業時間不長。
畢業兩三年時間,就達到了他們終其一生可能都達不到的成就。
其實更多的學生並不太想聽雲珩講什麼大道理,他們更想聽的其實是雲珩的發家史,準確的說是如何在這個年齡取得了如此成就。
一方麵是好奇,一方麵也想借鑒。
天賦方麵的差距,大多數同學其實並不考慮,畢竟這兒是京都中醫大,能考進京都中醫大的學生都是尖子生。
上學的時候也都是班上的佼佼者,並非差生,而雲珩上的也隻是中州中醫大而已。
在很多人看來,雲珩能,他們也未嘗不能,可能隻是不得其法而已。
而雲珩講的第一個病案,就成功的勾起了大多數同學對中醫的向往。
是啊,在實際的臨床中,現代醫學解決不了的病症並非罕見,畢竟兩者的根基不同,對西醫來說難度大,對中醫來說可能就很簡單,這就是一個偏差。
如果自己能好好學,或許都不需要多麼了得,有幸遇到機會,也是有可能出頭的。
正如雲珩說的,他們不求像雲珩一樣正好遇到女歌星之類的,遇到普通患者也可以呀。
進了醫院,能解決一些病症,那就是很了不起的。
機會畢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一時間,課堂的積極性瞬間就被調動起來了。
米詩琳坐在下麵,與有榮焉。
雲珩現在在很多事情上,確實很有章法,能摸清楚很多人的心態,這讓米詩琳都覺得很有參與感。
畢竟雲珩的心理學還是跟著她學的呢,她還沒有和雲珩確認關係的時候,就送給雲珩好幾本書,偶爾雲珩也向她請教。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自己喜歡的人取得了不得的成就,那就是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如果自己還在這件事中有參與感,那就更值得驕傲和高興了。
“下麵咱們講第二個病案。”
說著雲珩在黑板上把第二個病案寫了下來。
所有人都認真的看著。
“這是外感傷寒變證!”
“原本病情並不算嚴重,然後一步一步被治壞了。”
有了前一個病案,一些有水平的教授或者主任導師都逐漸看出了這個病症的情況。
正如雲珩剛才所說,中醫和西醫的判斷標準不同,在一些病症或者特殊體質的患者身上,真的是有可能把小病治療成大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