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平道:“無論是脫位還是骨折,人體肌肉韌帶本就是有著牽引力的,我時常告誡你們,在正骨複位的時候,儘可能的要讓患者放鬆,注意力從傷患部位轉移,隻有這樣,才能儘可能減小肌肉和韌帶的牽引......”
“小雲!”
高元平讓雲珩坐在剛才患者躺著的平車上:“當患者右腿向下的時候,患者的意識還有全身肌肉原本就是配合的,隻不過因為患者不確定是不是恢複,不敢用力.......”
“這時候小雲一個用力,患者下意識栽倒的時候,就會忽略自己受傷的右腿,下意識的想要尋找著力點,這時候右腿的肌肉還有骨骼更是配合向下,全身放鬆.......”
說著高元平在雲珩的腿根輕輕一點:“這時候順勢而為,關節複位,從頭到尾借助的都是患者自身的力量,不需要外力牽引和拉扯.......”
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是骨傷科醫生,其實道理他們是懂的,像高元平說的,在具體的治療中,肯定是要順勢而為,如果患者緊張,肌肉僵硬,在複位的時候就會增加難度。
可道理是道理,理論是理論,想要做到雲珩剛才那樣的動作,難度不是一般的高,首先要把握時機,出腳要精準,各方麵都要注意。
特彆是那種驚世駭俗的方法,必須一擊奏效。
就說剛才,患者的丈夫和家人都急了,然後看到效果,才變成了吃驚。
試著想一想,如果一招沒有奏效,患者家屬會是什麼樣的態度?
“雖然隻是一個關節脫位,但是小雲卻已經完全掌握了正骨複位的精髓。”
高元平都禁不住感慨。
像雲珩剛才那種手法,高元平現在都不太敢用了,也就再年輕十來年,六十五歲以前還可以。
而且,剛才雲珩那樣的治療,並不適合教學,所以高元平的兒子和徒弟們都很少見到高元平用太過驚世駭俗的手法。
雲珩笑了笑沒說話。
在其他人看來,雲珩經驗少,可事實上雲珩在骨傷方麵的經驗並不少,有著模擬空間,雲珩是能有大量的患者練手的。
而且還有麵板的模擬教學,一些難度的手法,雲珩在係統的操控下掌握基礎,然後可以不斷嘗試。
畢竟模擬空間的患者又不是真人,就剛才的一腳來說,雲珩可以在模擬空間不停的踹,一腳不準再來一腳,就像是練習射箭一樣。
有著足夠的弓箭和時間,即便是不能成為神射手,箭術也不會太差。
現在中醫科之所以結合現代醫學的診療手段,也正是因為練手的患者不多,現實中,患者不可能放任你一遍又一遍的來。
而且隨著現代醫學的普及,現在人的要求高了,找中醫正是為了更好的療效,而不是因為彆的。
放在古代,骨折了,能有人接上就不錯了,還在乎什麼預後,所以醫生們可以放心大膽的來。
僅僅這一點,雲珩的優勢就不是在場的大多數人能比擬的。
“帶患者進來吧。”
高元平說過,笑著對雲珩道:“小雲啊,這一次就不要搞高難度了,給其他人一個學習的機會,你剛才那一手,彆人可學不來。”
高向明眾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