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錢的時候要的特彆多,但做事的時候也是真的會做事,而且很守信用。
這一點楊家拍馬也趕不上。
不過有一點林豐有些不太高興的就是,陸家做事太有原則,鑽空子的事情他不乾,這一點,陸家遠遠比不上楊家。
楊家那群人,為了錢,違法的事情那都是家常便飯。
隻要有錢,他們什麼都願意做。
跟陸家合作了幾個月,都快過年了,林豐也沒拿到陸家什麼特彆有用的把柄。
這一點,他比較著急。
因為,顧青青一直在追問她外公外婆的事情,催著他把外公外婆接回國一起過年。
一旦顧家回國,知道了顧青青的存在,那他想把顧青青拉到自己的船上,就比較難了。
林豐這邊要求越來越多,急著把顧青青跟陸家拉下水,有陸向陽去跟他周旋。
而顧青青這邊,資助計劃做的很成功。
各方統計上來的名單,一共兩千多個需要資助的家庭。
部隊是相對簡單淳樸的地方,做事比較靠譜,這個年代聽說有人願意拿出這麼多錢對曾經的戰友家屬做出長期的資助,所以各個單位都比較客氣。
顧青青這裡,拿到的資料非常詳細。
軍人進入部隊都要審核的,所以官方給的資料,真實性是有保障的。
父母年邁,孩子比較多且年紀都小,烈士本人沒有太多兄弟姐妹扶持的占據大多數。
有的,甚至還有是家裡唯一的男孩的。
犧牲之後會有撫恤金,家裡困難的話一般還會安排一份或者兩份工作,基本上會落在兒媳婦兒的身上,畢竟要養孩子。
可並不是所有人的撫恤金都高,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安排到工作的,沒有了長期穩定的工資來源,一旦家裡遇到點兒意外,撫恤金就有可能消耗光了。
而且,撫恤金也不可能夠生活一輩子的。
顧青青根據具體情況,把他們分成不同的等級,按照具體情況定下資助的金額跟年限。
孩子小的,資助的時間就長一些,孩子多的,和老人年紀大或者身體不太好的,資助金額就會高一些。
每個月定時彙款,平均下來,每家每個月能拿到十塊到二十塊不等。
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收入,應該能保證生活了。
這個年代的農村很窮很窮,物價也低的很,一九八五年,這些已經勉強可以媲美一個人的工資了。
至少大半個月的工資是有的。
未來五年,這個數額顧青青都不會改變,九十年代後,經濟發展,物價會跟著上漲,她資助的金額會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