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確實做不到。
他那個爺爺,彆的事情都挺好,唯獨在養孩子這方麵,偏執的可怕。
周林清楚,那是因為爺爺從前吃過太多太多的苦,以前太窮了,窮怕了,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老爺子就希望能多點兒子孫後代,能發展成大家族,保證將來的孩子能都過上好日子。
這是他的目標,所謂的族譜第一頁,他要做“開山鼻祖”。
至於為什麼想發展成世家要拚命生孩子,這一點周林很清楚,因為周家的孩子並沒有那麼良好的基因,聰明的人並不算多,所以隻能多生點兒孩子希望能出幾個聰明人。
孫輩那麼多人,目前也就他發展的最好,但是他之後,就斷層了。
另外還有幾個發展的不錯的,大多也都是靠著家族提拔,等他爺爺去世,周家的能量肯定是要降低很多的。
為此,老爺子這幾年特彆注重養生,就為了能多活幾年。
他活的越長,對周家就越有好處。
周林這些年拚命工作,也有讓老爺子安心的意思,他不希望老爺子最後的這麼點兒時間,還在擔憂著家族子孫的未來。
老爺子也活不了多久了,他就對子孫這件事情上偏執,周林也不好強硬的反抗他。
應該說,周家所有人都無法改變老爺子這方麵。
要不是錢麗給的足夠多,老爺子也不會允許他跟媽媽這麼“不團結”的行為出現的。
其實老爺子最怕的,就是他將來不管周家。
周林垂下腦袋默默不說話,他知道,這些年確實對不起媽媽。
兩人在周媽媽這裡吃飯,周媽媽跟錢麗相處的極好,她是真的勤快能乾,而且周家生活這麼多年,生活早已把她打磨的淡定許多,已經鍛煉出了她不多嘴的性格。
所以錢麗跟周林的婚姻,她一句話都沒多嘴,反正她沒她兒子聰明,兒子挑選這麼多年,如果還沒找個好的,那也太沒用了。
錢麗給她錢花,她就拿著,給她房子,她就安心在這裡住著。
每天認真收拾她的院子,做錢麗愛吃的飯菜。
錢麗自從有了這個婆婆,實在是太舒心了。
除了工作,她什麼家務都不用做,全被婆婆承包了,而且每天都有可口的家常菜吃。
漸漸地,她自己的房子都很少回去了,跟周林搬到了婆婆住的院子,每天安心上班,連日常瑣事都不用管了。
錢麗做事,也一向講究效率,剛結婚沒多久,她就把錢家的孩子全都弄來了京城讀書。
他們不是京城人,以前來這邊肯定會有諸多不便。
畢竟在老家待習慣了,認識的人也都在老家,除非來了她這裡有更好的發展,否則完全沒必要脫離老家來這裡。
以前她是靠著顧青青的,她還不好意思什麼都找顧青青解決,等她的事業再發展兩年,人脈夠了,她想做自己就能搞定。
但是眼下,什麼都不用擔心了,有周林在,一切都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