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竇長生端坐於蓮台之上,仰望著天穹。
和碧晨元君已經聊過,已經製定好了計劃,不過要施行得等待時機,萬花龍母是一尊先天神魔,看上去不起眼,實則已經位居這一方天地頂點。
權勢,地位,實力等等萬花龍母樣樣不缺。
想要不引起萬花龍母警惕,必須要事先精心準備。
如今已經過去了許久,正在等待著機會的出現。
看著漫天星鬥,一顆顆星辰高懸於上,相互間彼此獨立,卻又大有聯係,不斷彌漫著星辰之光,構成了浩瀚星空,一副美麗的畫麵。
竇長生注視著夜空中一顆星辰,那是自己本命星了,一片猩紅色,一眼望去就心生不詳,非是吉兆。
心中歎了一口氣,和熒惑星有了關聯,說是好人也沒有人信了。
天通也非常有才華啊?
短短幾年就把一個立誌成為正道大俠的好人,硬生生的推到了距離魔帝隻有一步之遙。
神話傳說熒惑星!
竇長生仔細感受著牽引之力,呼吸節湊開始產生變化,仿佛正在和熒惑星共鳴,每一次熒惑星光芒閃爍,竇長生也完成一次呼吸。
雙方頻率開始一致,竇長生主動合熒惑星,去體會神話傳說帶來的好處。
神目七言咒開!
竇長生一雙眸子,兩道神光疾射而出,目光朝著熒惑星看去,入目所見一片猩紅,猶如粘稠的血液,正在不斷的翻滾流動。
七月六日,熒惑衝日。
心中突然生出一個明悟。
火星衝日,這是一種天文現象,在上一世你就看看就好了。
每隔779、782天有一個會合周期,並不是每個會合周期都會發生衝日現象,隻是在個彆的會合周期發生。
所以說發生一次,也是較為困難的,但也不是太難。
多等待一些時日,總會是發生的。
這種天文現象,在超凡世界當中,就具備著不同的含義,也具備了力量。
熒惑衝日,這是一個好日子。
自己能夠借助著天象之力,完成如今辦不到的事情,牽引熒惑星辰之光墜落,吞噬星辰之力,讓自己實力獲得增強,不過這是暫時的,當天象消失後,臨時增幅的力量也會衰退。
並且可能造成後遺症,一段時間的虛弱,需要時間去恢複。
隻是衝日二字不太吉利,大日代表含義太多了,上司,老板,至尊,皇帝等等都可以,畢竟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一句話太經典了。
初步的神話傳說,沒有蛻變成為神魔層次,並沒有預想當中的強大,要受到不少限製,不過也能夠給竇長生帶來很大的幫助。
這是主動觸發的,被動是不斷影響四方,自己所在的位置,熒惑之力彌漫,會受到熒惑星垂青,這要是福壽祿三星,那麼自然是好事,可惜這是災星。
不過這一種能力是被動不錯,可竇長生是能夠控製的,主動開始收斂起來,不然自己怕是人境回不去了,天外天就是自己的歸宿了。
日常觀望熒惑星,研究神話傳說力量結束,竇長生開始凝聚不滅之靈的修行。
凝聚神話傳說一日而成,而凝結不滅之靈,竇長生已經持續許久了。
不滅之靈涉及靈魂,這需要竇長生完成靈魂蛻變。
不過常人哪怕是窮極一生,卻也是做不到憑借自己蛻變,因為這實在是太難了,所以就出現了取巧之法,那就是借助著神魔不滅之靈碎片,從而煉化為己用,借此一點點的把自己靈魂完成蛻變。
而普通的凡俗武者,怎麼可能獲得神魔不滅之靈,哪怕是其中碎片也是千難萬難,所以不死之軀和不滅之靈,才是凡俗最難凝聚的兩種神魔特征。
這要到神魔層次後,才能夠憑借著強大的實力完成蛻變,這個時候雖然也困難,可並不需要其他神魔靈魂碎片了,但這樣的做法就是失去了一次蛻變的機會。
九大神魔特性在凡俗層次凝聚,突破至神魔時,都能夠完成一次蛻變。
所以神魔中的強者,皆是凡俗層次完成凝聚九大神魔特性,突破後就是神魔巔峰,戰力強橫,這其中的典型就是逍遙子和張天正。
竇長生正處於使用神魔不滅元靈開始淬煉己身的過程,要論難度的話也有,但對於竇長生並不是太大,唯一的限製就是時間問題。
碧晨元君已經把修行的一切都準備好了,神魔不滅元靈碎片,為了怕不滅元靈殘存神魔意誌,竇長生修行一直在淨世白蓮之上,這足以淨化一切負麵狀態,保持竇長生完美的修行。
說一聲不客氣的話,能夠拿淨世白蓮輔助修行的人,哪怕是神魔子嗣都沒有這樣待遇,能夠使用一日,就是天大造化了,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才可以。
現如今淨世白蓮成為了竇長生的修行之地,已經持續半年多了。
不滅之靈的凝聚,竇長生進展不快不慢,這是竇長生有意控製的結果,真正主要精力用在了不朽意誌上麵。
不滅之靈是靈魂蛻變,這一方麵竇長生不敢說是行家,可也是非常精通,《閻羅鎮獄經》正是涉及這一方麵,大部分修行時間,是用來韻養自己的意誌。
在人祖廟的時候,竇長生是在修行《羅酆六冥刀》和《六道輪回拳》,來到天外天後主要是不滅之靈和不朽意誌,前前後後的折騰,差不多也有一年多了。
人祖廟中半年左右,而在天外天大半年,從妖族回來的一年多,竇長生直接開始苦修起來,想要人前顯聖,就得人後遭罪。
九幽神體是很強,可架不住竇長生要修行的神魔武學太多了,要是普通武者的話,肯定隻轉修一兩門,而不像是竇長生這樣,拳法,刀法,身法等等都要。
像是煉體和練氣雙道齊修,其實《閻羅鎮獄經》就能夠滿足,不過是側重於練氣,煉體雖然效果也很不錯,但不如同等級的煉體之法,竇長生為了戰力,修行了《鬥魔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