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議一議,太師入閣後排序。”
“眾卿皆可發言?”
高宗話語落下,太和殿寂靜無聲,徐長卿主動走出講道:“陛下。”
“老臣年老體衰,精力大不如前,願意退位讓賢,由太師擔當首輔,攝政。”
徐長卿話語落下,猶如訊號一般,一位接著一位的朝官走出,整齊下拜講道:“請太師攝政。”
王侍郎淡然的注視著這一幕,看著朝官對高宗的逼迫,目光移動看向了高宗,隻是被下垂的冕旒擋住,看不清高宗的神色,但王侍郎知道高宗心中絕對不好受。
太師無關緊要,真正重要的是攝政。
徐長卿的攝政,也隻是因為大周群龍無首,如今奪嫡和複辟爭鬥結束,高宗已經端坐在了龍椅之上,竟然還要攝政,那麼把高宗至於何地?
是當做傀儡,還是當做擺設。
王侍郎一抖衣袖,人已經緩步走出,眼看著高宗遲遲沒有回應,王侍郎不由心中歎息,知道該幫助高宗一把,走出來後主動講道:“陛下遲遲不應?”
“這是為何?”
相忍為國。
竇長生那裡忍不了,就隻能夠讓高宗陛下忍一忍了。
為了天下,吃點虧,這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大周都好。
本來一直能夠冷靜的高宗,此刻被王侍郎這一句話乾破防了,目光深邃起來,目光炯炯盯著這一位位朝官。
高宗目光不由迷離起來,仿佛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當時也是在太和殿。
也是有官員,主動逼迫自己,公然跪拜張天正,口稱聖王。
一百多年過去,仿佛是一個輪回一般,今日還有人敢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語來。
一名臣子對一名君王,來一句為何不答應?
何等的憋屈,何等的屈辱。
這一生竟然被自己承受了兩次。、
足足兩次。
高宗心中一團火焰,開始熊熊燃燒起來。
當初對神魔大丹下手,不光是不想死,也想著報複張天正,哪怕失敗了,自己死了,也不讓張天正好過。
其根源就來自那一句聖王。
今時今日,類似的事情再一次發生。
高宗看著竇長生,如同那張天正一樣虛情假意,主動的嗬斥王侍郎。
這一幕,多像啊。
太侮辱皇帝了。
翻遍史書,曆朝曆代的皇帝當中,除了末帝外,又有哪一個皇帝受到過這樣的侮辱?
而且還是一位相助太祖開國的皇帝,正處於王朝巔峰的皇帝。
本來收回軒轅弓,拿回傳國玉璽的喜悅,立即蕩然無存。
竇長生,依然還是那一個竇長生。
是半點也沒有變。
肯定有圖謀。
請廢太子回來,然後執掌神兵,這不安好心,是要把廢太子當中炮灰。
這一個想法倒是和自己不謀而合,姬氏一族當中能夠信得過,有仁者之風的也就是廢太子了。
廢太子修行《皇極驚世錄》,這隻有嫡係一脈能修行,關鍵時刻能夠動用國運,不論是軒轅弓還是傳國玉璽,或者是聚仙旗,都是能夠用的。
關鍵時刻廢太子是能夠自我犧牲,帶走一名神魔戰力的。
這等人才在姬氏一族當中太少了。
也非常的珍貴。
修為,品性,全部都是上上之選。
可比晉王那家夥好太多了。
高宗心中憤恨的發泄一番,自我催眠後,溫和開口講道:“太師攝政,這是應該的。”
“太師和大夏陛下結義,雙方以兄弟相稱,早年朕有幸和長輩一起見到大夏陛下一麵,正以子侄身份相見。”
“太師乃是朕的長輩,朕見到太師,就感覺到親切。”
“朕。”
高宗不由遲疑一下,接下來的話語,實在是有一些猛,哪怕是幾百年鍛煉的心性,也是有一些說不出口,遲疑了一下後。
高宗浮現出決然之色,已經下定決心。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要想獲得成功,就不能夠在意個人榮辱,不知道多少豪傑,未曾起勢前,也曾折辱於小人之手,可未來依然不影響他們的威名。
為了成功,忍一時之氣,等到自己功成,今日笑話自己的人,他們才是醜陋的小醜。
高宗內心不斷安慰自己,開始自我催眠,最後終於說出了石破天驚的話語:
“朕願拜太師為尚父。”
高宗一句話說出後,人輕鬆了不少,對於驚變的眾人視若無睹,繼續開口講道:
“尊太師為皇父攝政王。”
自己一步到位,讓他們無路可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