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太和殿後,竇長生沒有回青龍坊,而是朝著皇宮內走去,走了幾步後,竇長生發現對後宮不熟悉,朝著一名內侍招手,下達命令講道:“帶我去見陛下。”
“諾!”
內侍應了一聲,自前方麵小心翼翼的走著,不大一會功夫,來到了一座宮殿前。
宮殿外有著一隊披甲的甲士,看見竇長生到來後,手中的長槍高舉,已經相互交叉,攔在了竇長生前麵。
自從來到皇宮後,這是首次遇到的阻礙。
內侍沉聲講道:“陳王要見陛下。”
“還不讓開?”
統領沉聲講道:“皇宮重地,沒有陛下命令,誰也不能進入。”
內侍還要再開口,竇長生抬手攔住了內侍,主動開口講道:“還請去向陛下通報一聲,就說竇長生求見。”
統領點了點講道:“等著。”
一揮手,自有一名甲士匆匆離去。
內侍站在原地,冷漠的注視著這一幕,目光看向統領,充斥著諷刺,這位高統領儘忠職守,有名將風範,要是其他人,可能會心生好感,最後獲得賞識。
內侍也無法判斷,這是高統領對高宗陛下忠心耿耿,還是因為要表現一番,想要借此獲得竇長生看重。
但內侍知道一件事情,這高統領要完了。
竇長生小肚雞腸,天下聞名,報仇從來不隔夜,傳說中當初在齊地呂城,就是去西江月大酒樓吃飯,就因為雅間被訂出去了,竇長生沒有享受到最好的待遇,所以西江月大酒樓就沒了。
而那占據雅間的西江劍派更慘,他們都不知道竇長生也要雅間,而最後結果是西江劍派被滅了,死的乾乾淨淨。
死了不說,事後還成為了竇長生功勞,西江劍派搖身一變,成為了陰極宗外門。
打擊報複,成為了立功查案,劫掠了西江劍派幾百年的財富不說,還憑此立下大功,開始平步青雲扶搖而上。
所以這一路走來,在認出了竇長生後,哪怕是當做失職,也是要放竇長生過來。
失職論罪,可能死,也可能不死,但得罪了竇長生後,那是一定會死。
很快匆匆腳步聲傳出,回來的不光是甲士,還有東廠督主曹少陽,曹少陽冷眼看了一眼高統領,卻是沒有開口嗬斥,而是麵帶微笑講道:“儘忠職守,很不錯。”
曹少陽誇讚了一句,然後親自引領竇長生朝著裡麵走去,也注意到竇長生的神色,心中冷哼一句,惺惺作態。
對此曹少陽太熟悉了,知道報複高統領,絕對不能夠在此刻,竇長生是好人,怎麼會打擊報複,所以要等竇長生離開,當兩件事情沒有關聯後,這高統領一看就是名將之風,送去北疆效力好了。
去了北疆軍中,一定能夠綻放出璀璨的光芒,大破胡蠻,威震天下,都是手拿把掐的事情,畢竟這是名將啊。
竇長生不知道他們這麼多內心戲,很快就在一處宮殿中見到了高宗。
竇長生端坐下來,直奔主題講道:“今日陛下到底什麼意思?”
“臣對陛下忠心耿耿。”
“為了天下,為了大周。”
“臣都已經交出了軒轅弓,難道陛下還信不過臣?”
高宗親自抬手,為竇長生斟茶,徐徐開口講道:“朕正是相信太師,所以才這麼做的。”
“朕年老體衰,精力大不如前,年輕時候就算是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處理政務,依然精神抖擻,如今才半日功夫,朕就已經無法集中注意力了。”
“這樣想要挽救大周,平定天下,朕已經不行了。”
“所以朕要退居二線,由太師主政,處理朝廷大小事務,朕在後麵輔佐太師。”
“而要做到這一點,朕必須退一步,不然君權和相權相爭,不斷開始摩擦,注定是兩敗俱傷。”
“朝廷之上看似是徐長卿一家獨大,徐黨獨攬大權,實則徐黨根基太淺,所彙聚的都是一些爭奪名利之徒,他們看重利益,根本沒有任何忠心可言,隻要徐長卿露出頹勢,他們將會舍棄徐長卿,徐黨就會分崩離析。”
“反倒是不少保持沉默者,很多保皇黨,對宗室忠心耿耿,也有一些如王師範,他們不忠心一人,他們也不忠心大周,是對天下人忠心,儘職儘責,愛護百姓,如太師一樣。”
“朕要是不退一步,那麼保皇黨肯定盤踞在朕身旁,到時候就算是朕主動約束他們,也不會有多少效果,他們一定會暗中阻擾,甚至是要鏟除太師。”
“太師是大周的救星,未來平定亂世,再興大周的肱股之臣,朕豈能夠讓這一幕出現。”
“所以隻有朕讓他們失望了,他們才會對宗室死心,不會成為太師的敵人,太師也借此收攬人心,徹底掌控朝廷。”
高宗訴說著自己肺腑之言,聽的竇長生很感動,但眉頭依然深深皺起,最後不由開口講道:“陛下有此心,方法有很多,何必采取這樣極端的方式。”
“要知道這丟的不光是陛下的顏麵,損失的也是大周的威望。”
高宗沉默一二,這才開口講道:“快刀斬亂麻,大周已經不能夠再拖下去了。”
“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觀星台激起天下怨恨,如今中原之地還穩定,可邊地已經不穩,隨時都會有民亂發生,盤踞地方的豪族大戶,或者是一些野心勃勃者,都已經蠢蠢欲動。”
“還有朝廷之上,徐黨雖然不堪,可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一些不作為的人。”
“他們才是大周毒瘤,各自也不是沒有才華,可就因為看出大周局勢不好,從而三心二意,每日敷衍了事,大周給他們的俸祿,給他們權勢,他們就是這樣回報大周的、”
“這其中典型就是戶部左侍郎,昔日為齊洲牧的時候,也是兢兢業業,多有建樹,不曾想升為戶部左侍郎後,反倒是沉默寡言,每日都是混混沌沌,純粹就是混日子的。”
“這朝廷未來,還需要太師處理,朕隻能夠輔助太師了。”
竇長生端起茶盞一飲而儘,然後起身沉聲講道:“請陛下放心。”
“隻要有臣在,這大周亂不了。”
“臣會先整頓朝堂,把那一些屍餐素位的家夥清理出去,開始委任一些永遠乾事的官員接替,然後就是觀星台,臣心中已經有了想法,觀星台勞民傷財,激起民變,最為主要的緣故就是百姓是服徭役,根本沒有任何收入,反而要出苦力,耽擱農忙,甚至是因為吃喝問題,還要自己花費錢財。”
“臣會去見大司徒,讓戶部出一些錢財,借此改善百姓的困境。”
“如今大周正處於巔峰,國庫並未空虛,是有錢的。”
高宗搖頭講道:“大周賦稅不少,可朝官也不是人人都是清官,其中貓膩不少的,很多糧倉或者是銀庫,怕是也有問題,你要是查的話,難逃走水二字。”
“而且憑借大周國庫營造觀星台,完全是杯水車薪,大周是有錢,可處處也都是花錢的地方,很多人不會願意,自己分配的錢財少了,而把錢財用在百姓身上。”
“朕記得死的那位聖人,可是說過一句話,大周的根基是宗師,而不是那一些賤民。”
“這一句話雖然難聽了一些,可道理不差的。”
“平民百姓再多,也不是宗師對手,如今天下不穩,可要是大周有十件神兵,必定穩如泰山。”
“武道九品,到了上三品在上古時期,已經能夠被稱為仙人,一舉一動皆能夠影響天象,一場戰鬥席卷百裡。”
“如太師在竇家莊的一場大戰,最後青郡下了大雪,影響一郡民生,必須要官府請強者出手,才能夠打散天象,讓大地升溫。”
竇長生沉聲講道:“大周錢財不夠,多的是這一些蛀蟲,對於他們沒有必要心慈手軟。”
“殺一人,救天下。”
高宗歎息一口氣,緩緩起身離去,背對著竇長生講道:“太師要做,那麼就去做吧。”
“朕是不會管的。”
“朕對太師會全力支持。”
“這大周要是太師都不能夠拯救,那麼就合該大周要亡。”
高宗說完後,一步步朝著外麵走去,大周真的無法拯救了,竇長生要行這種酷烈之法,必定激起大族怨恨,天下皆反,這已經沒有懸念了。
為普通百姓好,可他們不會感激的,反而會被豪族高門忽悠,認為他們如今受苦,皆是因為竇長生。
最後吃力不討好,獲罪天下,招惹天下討伐。
要是換一人,高宗一定認為他瘋了,主動再求死,可這是竇長生,那麼就不一樣了,竇長生要借此引起天下大亂。
以其天下無雙的實力,隻要不被大量神兵圍攻,就是天下無敵。
一己之力,鎮壓一國。
自然不在意結果如何,因為竇長生不會有事,甚至是借此完成大天命,直接證道神魔了。
陳滅周是天生惡人,可這竇長生邪惡勝他十倍,百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