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竇賊是怎麼回報恩主的?”
“竇賊先坑死了鄭總捕頭兒子,再殺了鄭總捕頭,然後取而代之,接管了朱雀坊捕快房。”
“自從乾了這事情後,竇賊不斷下克上,如十大名捕冷尤坤,先是陷害,然後再殺死,一次次後,竇賊憑借著其偽裝,竟然平步青雲,如今更是成為了六扇門朱雀殿殿主。”
“可在其風光的腳底下,卻是踩踏著無數上司屍骨,這官帽都是用上司好友的鮮血染紅的。”
於人龍倒是認可的講道:“朱雀殿殿主陳仁梅,就是被竇長生坑死,這才把朱雀殿殿主的位置讓出來,然後竇長生才上位的。”
蕭天佑繼續開口講道:“竇賊無數個外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掃把星,天煞孤星,可我認為最讓人害怕的是竇滅門。”
“竇賊心如針眼,睚眥必報,得罪了竇賊,再也沒有回旋餘地。”
“如今竇賊盯上了稟國,對於國君而言就隻能夠一戰了。”
蕭天佑話語停頓了一下,給稟侯緩衝時間,好接受這一席話,大約十餘個呼吸後,再一次打破了沉默講道:“我九幽冥教,因為竇賊的緣故,丟失了神兵九幽刀,鎮派神魔武學《閻羅鎮獄經》,教中底蘊可謂是大半喪失。”
“上三品的宗師也死的七七八八,已經處於滅教的邊緣,我和竇賊勢不兩立。”
“要是稟侯有意舉兵相抗,那麼我九幽冥教願意傾力相助。”
蕭天佑目光直視稟侯,二者目光對望,蕭天佑非常坦然,根本不打算回避,也沒有因為這一次竇長生是進攻稟國,就直接舍棄稟國,九幽冥教全力龜縮起來,借此躲避這一次的兵災。
因為蕭天佑知道,這一種情況是不可能的。
竇長生進攻稟國,雖然是為了乾侯世子一案,可蕭天佑曉得其主要目的,一定是為了九幽洞天而來。
昔年九幽冥教遷移到天外天,為了能夠快速立足,九幽冥教可是和天外天勢力接觸,其中就有著三代葉侯,竇長生處理掉葉侯父子,這就讓蕭天佑心中警惕,根本不報以僥幸。
要是其他人也就算了,可那三代葉侯也是一代梟雄,這等人物和九幽冥教接觸後,豈能夠沒有留下後手,儘管不知道九幽洞天具體方位,可一定對大致區域有著猜測的。
這八成落入竇長生手中了,而且不進攻乾國,而是進攻稟國。
還心存僥幸?
這是巧合?
蕭天佑不傻,這一次不論竇長生是不是真知道九幽洞天大體方位,蕭天佑都不能錯過這一次機會,聯合稟國也不是自保,也是要殺了竇長生報仇雪恨。
要是竇長生一直居於人境,蕭天佑還真不敢去人境,如今機會是千載難逢,竇長生成長太快了,再給十年八年的,蕭天佑也不敢有報仇的心思了,反而擔心竇長生斬儘殺絕。
說到底還是九幽洞天無法遷移,不然蕭天佑曉得,自己不一定有此決心,沒準就帶著九幽冥教殘餘力量,直接跑路隱匿了。
稟侯沉默下來,沒有立即開口回答,正在權衡利弊,但仔細分析後,卻是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蕭天佑說的都是真的,竇長生下手太狠了,對敵人都是斬儘殺絕。
如今沒有辦法,就隻有一條路,除非是竇長生揮刀,自己主動拿脖子迎上去,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隻有反抗了。
稟侯終於打磨了沉寂,主動開口講道:“祖宗基業,不可棄也!”
“如今隻能夠舉兵反抗了。”
蕭天佑冷笑著講道:“這次竇賊是自尋死路,竟然要四方諸侯出兵,這純粹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
“不說四方諸侯互補統屬,國勢有強有弱,兵力強弱不一,勉強聚集在一起隻是烏合之眾。”
“那竇長生懂什麼兵?”
“他懂得一萬道兵,消耗糧草幾何?萬人出征,如何列陣?怎麼調度?”
“一位不知兵的家夥,想要統帥大軍攻伐我們,這就是竇長生取禍之道,必定要兵敗生死。”
“而我們也不是沒有臂助的,乾國死了一個乾侯,怎麼能夠無動於衷,葉國被指鹿為馬,由外人入主葉國,他們的法統何在?”
“隻要聯合乾國,再有葉國充當內應,這一戰必勝。”
蕭天佑豪氣乾雲,指點江山,聽的於人龍連連點頭,這句句在理,完全認可蕭天佑。
那竇長生是很厲害,但人無完人,打仗肯定是無法和蕭天佑相比的。
蕭天佑可是大周的驃騎將軍,乃是當世名將,竇長生本事不弱,可這和打仗完全不是一回事,本來因為諸侯聯軍,於人龍被驚嚇住了。
如今被蕭天佑點撥一番,發現諸侯聯軍是兵力雄厚,可也是烏合之眾,根本沒有經過磨合,難免事事出現爭執摩擦。
最淺顯的道理,他們稟國是為了保家衛國,為了祖宗基業,肯定有拚死之心,可謂是眾誌成城,士氣高昂、
而那諸侯聯軍,他們對覆滅稟國興致不高,如今能夠聚集,也是竇長生強自下達命令,到了戰場後,真正和稟國廝殺,誰會去真正出力?
犧牲自己國家精銳,去為竇長生搏富貴,這種虧本生意他們怎麼會乾。
畢竟打仗不是憑借人多勢眾,就一定會獲勝的,以多勝少雖然少,可也是經常發生,這一次弄不好就會成為天外天的經典戰役、
這麼分析下來,於人龍徹底輕鬆下來,優勢在我,這一波絕對不會輸,反而會大勝。
本來是乾國和葉國兩強對峙的局麵,這一戰後重新洗牌,稟國將會取代葉國,成為一方大國。
肅殺的氣氛消失,大殿充斥著歡聲笑語,仿佛如今已經斬殺竇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