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銀裝素裹,群山連綿,萬仞雲霄。
一眼望去,心中生出震撼之感。
連綿的群山,猶如直插雲端的刀劍,白雲環繞左右。
這是十萬大山外圍,是人族自妖族手中奪取,如今成為了人族領地,隻是這裡人煙稀少,完全是一片戰場。
敢於位於這裡立足,能夠屹立不倒的勢力,也隻有寥寥幾個宗門。
他們立足於此,也是貪圖南山資源,幾百上千年來,這宗門已經不知道換了多少代,可卻是有一宗屹立不倒,猶如釘子戶一般,死死的紮根在了南山。
此武道大宗,赫然正是天魔宗。
屢次遭受毀滅,可屢次完成重建。
竇長生才來到南山外,就看見前方一名老者,卻是背負荊條,正逐步向自己走來。
來人正是萬人往,隻是和自己印象中氣度雍容的形象大為不符,才短短幾年過去,萬人往蒼老了許多,白發蒼蒼,滿臉褶皺,背部也佝僂起來,這不再是昔日意氣風發的宗師,而是一名垂暮的老者。
萬人往走至竇長生身前,立即開始下跪,竇長生不等萬人往跪下,抬手間法力湧動,已經禁錮住了萬人往,最後親自上前伸手攙扶起萬人往。
讓對方跪拜下去,也隻是獲得一時快樂,但這樣舉動是折辱了萬人往,張少權那裡總歸影響不好,不論對方會不會有意見,竇長生都不會讓這一幕出現的。
親自伸手把一件錦袍,披在了萬人往身上,竇長生開口安撫講道:“老前輩何止如此啊。”
“我已經讓張兄弟傳訊,以往恩怨既往不咎。”
萬人往姿態拿的很低,這幾年擔驚受怕的日子很不好過,不知道多少次輾轉反側,在半夜被嚇醒,稱得上是寢食難安,如今終於能夠結束這一切,受苦點,遭點罪,又算得了什麼。
“今日能夠獲得殿下諒解,萬某心中歡喜,已經在前方備好了宴席,等到宴席結束後,萬某會專門前往神都一行,向趙殿主賠罪,然後再去北疆酷寒之地,擇一個偏僻地方安度餘生。”
竇長生搖頭拒絕講道:“沒時間了,朝廷催的急,襄王死亡案件不能再拖了。”
“老前輩久在南軍,又是六扇門出身,想必對襄王一案,有著一番見解,還請不吝賜教?”
萬人往伸手接過錦袍,開始穿戴上後,開始組織言辭,半響才開口講道:“襄王是聖人親兄弟,聖人當初能夠上位,力壓眾多競爭對手,襄王出力極大。”
“聖人對襄王極為信任,所以登基後,委派襄王前往南山,接管了南軍兵權。”
“每年聖人賞賜不斷,襄王這一脈,出了三名郡王,一名親王,可謂是一門四王,顯赫當世。”
“襄王也不辜負聖人,在南軍中多年經營,已經牢牢掌管了南軍兵權,除非是神魔下令,不然無一人敢於違背襄王。”
“隻是這一種情況,自聖人被王長恭殺死後,南軍儘管沒有發生動蕩,可也冒出了不同的聲音,對襄王的質疑已經多了起來。”
“每一次聖人交替,也是南軍和北軍統帥更換的時候,新皇會委派自己信得過的兄弟前來接管兵權,所以南軍上下都認為襄王要離開了。”
“這造成襄王對南軍控製力下降,不少將領開始和神都勾連,對妖族的攻勢濃度也下降了,對此神魔視而不見,仿佛像是不知道一樣。”
“這影響更是大壞,因為稍有見識者,都知道在王朝鼎盛時期,神魔不允許南軍和北軍回到人境腹地,他們能夠離開,隻能夠是部隊輪換。”
“而對妖族的戰鬥濃度,也是有著嚴格要求,像是這種不管不顧,隻能夠說明王朝已經處於末年,神魔對他們不在限製了。”
“先有大夏龍雀刀出世,再有聖人被殺,殺破狼三星現世,後有神魔放任自流,種種原因加在一起,任誰都能夠看出,大周已經到了末年。”
“襄王對南軍掌控又一次的下降,先後兩次後,襄王也隻是勉強控製南軍了,不少將領已經明尊暗拒,這一次襄王之死,以我看來就是南軍內鬥的結果。”
“這個內鬥,看似是南軍自己人鬥爭,可實則背後充斥著神都眾位相公的身影,還有太宗和高宗等等。”
也有你竇長生,不知道何人已經投靠了你,襄王之死絕對和你息息相關,就算不是幕後真凶,也絕對推了一把。
萬人往非常識趣,當然不會說真話,因為真話太傷人。
竇長生不斷點頭,襄王的死亡,在知道襄王底細時,竇長生就有所猜測了,襄王的死很複雜,背後盤綜錯節,想要理順非常困難。
因為太多的人想要襄王死了,想要上位奪權的南軍眾將,還有踢開襄王,安插自己親信掌權的太宗和和高宗,大將軍楊開泰也想把南軍納入五軍都護府,讓五軍都護府真正統帥南軍,而不再是名義上。
餘下戶部尚書陸天恩,一直都有雄心壯誌,有改革弊政之心。
這是要變法的人,有心要當首輔的,隻是不被聖人所喜,聖人追求平穩,自然不會重用陸天恩,可陸天恩是有真本事的,讓聖人又愛又恨,不得不讓陸天恩掌管戶部。
陸天恩經曆了聖人的壓製,肯定懂得了一個道理,要想變法成功,必然要大權獨攬,擔當一名權臣,指望君臣相得,那幾率實在是太小了。
要是握住了南軍兵權,陸天恩話語權加大,有能力去爭首輔。
徐長卿看上去與世無爭,一副糊表匠的姿態,可知人知麵不知心。誰知道徐長卿內心所想?是否不甘心交權?
要是暗中和邊將串聯,穩固相位,也不是不可能。
九位內閣相公,天工和丹塔還有宗人府去掉,再去六扇門首尊,驃騎大將軍,一共四位閣臣,禮部尚書王師範初來乍到,不好揣測,餘下三位都有能力介入,而且也都有理由。
這還隻是朝廷內部,外部勢力也不容小視,如非常活躍的陰極宗,暗中興風作浪的合歡宗,咫尺之遙的天魔宗,正道諸宗也不會視而不見,他們不會乾出燒殺搶掠的事情來,但暗中布子,為扶持真龍做準備,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竇長生已經曆練出來了,知道這一次襄王是怎麼死的,看似人人關心,實則根本不重要,他們要的是兵權,要的是南軍統帥。
讓自己前來南軍,負責調查這一件事情,是要自己攪渾局勢。
餘下竇長生因為掌握訊息太少,有一些估摸不準了。
萬人往看著沉默,正在權衡利弊的竇長生,不由開口講道:“凶手可能不止一人,而是各方一次默契行動,有人為了南軍兵權,有人是為了南軍混亂。”
“南軍成分複雜,但大致分為三部分,其中罪部諸軍,皆有大周罪人組成,不是犯下血案,就是有仇家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