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天氣是冷,但是嬌嬌在表麵撒了草木灰還鋪了一層乾草,所以那些秧苗並沒有凍壞。
這些操作,他們也是看到的,隻不過那時候覺得佘家是胡鬨,不以為然罷了。
“下半年我們能不能種啊?”
方三娘搖搖頭,“那怕是來不及啊,得等你們地裡的水稻收成了才行。”
她也沒把話說死,“你們要是想跟著種,隻能等明年了。”
大家一瞬間有些失落,但是想到明年可以跟著種,又升起了期待。
因為這事,鄉親們慢慢的和佘家的關係越來越好,有一些叔伯不去縣城做事,還會去佘家幫忙建房子。
到了佘家水稻收割的那天,鄉親們都聚集在佘家田埂邊。
佘家這片地有五畝,距離村子最遠,以前是一片荒地,這麼多年了,收成都不好。
但是現在...
稻穗沉甸甸的,個個都彎著,上麵的穀粒一看就很飽滿。
佘嬌嬌站在田埂上,欣慰的看著一片金黃的稻田,要達成這樣的景象,可不光是鄉親們看到的那些,在她們看不到的地方,小動物們也幫了很多忙。
比如地鼠它們,在稻田地下鑽出一道道的洞穴,讓山上的水流能從稻田下麵穿流,保證稻田整體的環境。
野雞也曾帶著它的姊妹下來幫忙,它們把山裡的蚯蚓帶到佘家的田裡,讓蚯蚓鬆動土壤,把空氣帶進去。
還帶來了清道夫田螺。
它們還能幫著吃害蟲,除掉雜草等。
小動物們在田裡排泄,還能增加田裡的肥力。
這些條件是其他人家無法達成的。
方大郎和方二郎今天也過來幫忙收割水稻,大家揮舞著鐮刀,很快,一捆捆的水稻就被送上了田埂,就地晾曬起來。
這些水稻必須曬乾後才能脫粒,變成稻米。
鄉親們圍了過去,紛紛伸出手來撫摸著從未見過的沉甸稻穗。
方大郎和方二郎真心的替妹子高興,“三娘,今年你家這稻子種得可真好。”
憑借著這麼多年耕種的經驗,方大郎估算道,“這一畝地收成得有四五百斤吧。”
他們在良田裡種的水稻一畝地能收三百斤,荒地的話能收個兩百斤就很不錯了。
所以佘家這一畝地四五百斤的收成可不低了。
“真是奇了,沒想到提前一兩個月種下還能長得這麼好。”方大郎嘀咕著。
方三娘帶著遮陽的頭巾,直起身來擦汗,“大哥,明年你們也這樣種,家裡那些可是良田,收成肯定更好。”
“行,那明年我們也提前種。”方大郎高興的說著,手上收割的動作不停。
佘大山和佘大河也在田裡幫忙,他們的動作沒兩個舅舅熟練,但也是家裡的重要勞動力。
夏小月不在這裡,因為她肚子大了,方三娘怕她過來被鄉親們碰到。
所以這會兒,她站在屋簷下往田地的方向眺望著,希望能有人回來告訴她田裡的情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