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常升提起,咱都不知道,皇宮的這些古籍裡,居然還藏著如此寶貝。”
老朱坐起身,思量半晌,吩咐到:“通讀之後,你記得花些時間,令人刊印上幾千份,以你的名義,派人送與朝臣與國子監生。”
“咱會擇期下旨,令百官都通讀這些書籍,並列為此後國子學必修。”
“除此之外,咱會令那些國子監生每人分田一畝,挑選精於農事的老農教他們開墾,種田,絲織,放牧,並將這些技能列入監生結業的考核中。”
聽著老朱的手筆,朱標忍不住提醒到:“父皇,國子監生下田勞作,古往今來從未有之。”
“原來沒有,那現在可以有了。”
看老朱的態度不容置疑,朱標知道這事定了,又問:“隻刊印幾千份,怕是不夠用把,常升也說了,尋常百姓家,根本湊不出這些書來。”
朱標的意思明確。
當這些書,伴隨著老朱的聖旨下放,固然會給朱標造出極大的聲勢,可連帶的影響是巨大的。
當百官和有官員後輩之稱的國子監生都開始研究起這些實用之書,整個大明的學風都將迎來一場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將直接從朝廷滲透到地方,從施政滲透到民生的方方麵麵。
對於剛剛才經曆過一場血洗而動蕩的朝堂而言,隻怕會激起更多人的不滿。
老朱搖搖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無妨,科舉考試,咱依舊主考經史子集。”
“咱隻是會在朝堂上不時抽查百官,有沒有按著咱的意思仔細研讀,立下此製,就是想借著上行下效之風,將重農務實之風傳播開。”
“有明一朝,咱可以允許百官不精於學問。”
“卻不能容許他們五穀不分,連如何安民治民都不會。”
說罷,老朱擺擺手,起身就要去後宮。
朱標一路扶著老朱坐上龍攆。
臨走還聽到老朱不忘叮囑一句:“等你母後真的將人招攬來了,有機會,你就和常升多接觸接觸。”
………………
“叮,簽到成功,苟道值+1000。”
“嗯???”
鄭國公府裡,完成每日簽到的常升看著十倍的苟道值陷入了沉思。
看來是他太苟。
以至於他連苟道值的獲取機製都沒弄清楚。
倒是老朱今天殺到府裡這一出,是宣告他裝透明的計劃徹底失敗了。
按理說他的隱身計劃應該足夠縝密。
畢竟他連錦衣衛的存在都算了進去。
可是誰曾想到會碰上這麼個不講武德的老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殺過來了。
這大概就是以力破巧吧。
偏生還碰上了一個自作聰明的豬隊友。
好在他也采取了緊急手段,讓他強製下線了。
可這種辦法隻能用一回,再有下次,恐怕就不靈了。
哎,碰上老朱這麼個不講武德的,明朝也太難混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