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警告和明悟_姬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姬唐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警告和明悟

第二百三十八章 警告和明悟(2 / 2)

柴紹差點臉上的水漬,沒好氣道:“還能是誰?除了陛下還能有誰一夜之間將消息傳的長安都是?”

“這件事我問過了,確實是他們回來了,並且這次營救陛下的就是那幾個小子,要不是薛禮三箭射殺敵軍射雕手偷襲,陛下這次怕是.....”

說完搖搖頭,一臉的後怕!

“原來是真的?但這說不通啊,就算是回來了,陛下這麼做的意義何在?”

不光是平陽,但凡是知道的都有些納悶,不知道陛下為什麼要這麼做?

太極宮中,當李世民得知眾人的疑惑後,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那些孩子說的對,十年未歸,豈能被世人忘記?”

“他們立下的功勞,就是個個封爵也不會過,但大唐爵位豈能輕授?”

說到這裡他就歎了口氣,這些年他收回了不少人的爵位,更是在對封爵上把關極嚴!

當初開國時,父皇大封功臣,凡有點功勞的都被封了爵,最後導致大唐的爵位都有些不值錢了!

在他登基之後,除了真正有大功的人,其他人的爵位基本上都收了回來,這才改變了這一現象!

所以,這次除了少數人能夠封爵外,其他門是彆想了!

並且爵位絕不會超過伯爵,這是底線,不然朝堂大臣們是不會答應的。

出海的人中,就屬姬鬆一脈人數最多,功勞也最大,要是都封高爵的話,加上這次姬鬆馬上就要封國公,那到時候,姬氏一門一公四侯,這樣門庭豈能讓他出現?

如此,他隻能在其他方麵對他們進行補償了,如果不給個說法,今後還有誰敢為大唐效力?

此行姬青等人的功績絕不輸於漢之張騫,班固,更是為大唐找來了一大財源,雖然現在還不能馬上利用,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這是遲早的事情。

並且,他們還發現了兩塊大陸,還帶回了數種高產作物,不管是哪一種,都足以他們封侯之賞!

但他們太年輕了,比姬鬆這個大唐最年輕的侯爺還要年輕,這要是封四人為侯,朝堂上還不得鬨翻天?

“唐檢還沒有回來嗎?”

李世民突然問道。

陳壽低頭道:“啟稟陛下,莒國公還在太白書院不曾回家,隻是捎信讓家人去書院相見!”

“並且還嚴令家人不得將他回來的消息傳遞出去!”

李世民聞言,目光有些複雜!

這次唐檢回來,他立即就感覺到了唐檢的變化!

如果說之前還有些功利心的話,那這次回來就好像完全變了一人一樣,渾身都透露出一種淡然,就像是看破世事一般!

“臣經曆了生死,還不止一次;也開闊了眼界,才知自己是井底之蛙,不知天下;大海的遼闊,星空的深遠,世界的精彩。到了此時臣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相比於朝堂,臣現在寧願去書院教書!”

“臣聽說現在的太白書院格外龐大,學子數千,學術上百花齊放,百舸爭流。”

“臣這一路上得到了太多東西,不是物質上的,而是內心和精神上的東西。”

“請陛下允許臣去書院教書!”

“至於那些榮耀,哈哈,就都給那些年輕人吧!他們才是我大唐的未來,這一路上要是沒有他們,根本不可能到達彼岸,那些我們以前看不起的學問,在大海竟然煥發出驚人的能力,這是儒學做不到的,更不是現在教育能教育出來的。”

“臣看到了資源豐富,卻整日挨餓的土著;也看到蠻荒的粗獷和野蠻;更是看到了一個文明在發展過程中的偶然和必然!”

“陛下,請放下偏見,這世上沒有沒用的學問,更沒有無用的人,臣老了,要不是運氣好,臣早已葬身大海!”

“姬青等人,除了王玄策和薛禮,其他人都誌不在此官場。他們看到了大唐人永遠看不到的東西,也明白了不出海永遠也不明白的道理!”

“官場隻會成為他們的束縛,臣說這些就是希望陛下不要強迫他們,相比於官場,臣更看好他們的未來。一個能臣最多恩澤數十年都多說了,但一個能發前人所未發,想前人所未想的人,才是能恩澤百世的大才..........”

想到唐檢的話,李世民臉上看不出表情,但內心卻是震撼的!

到底是什麼將一個在官場上打磨一輩子的老臣改變成這樣淡泊名利?

他放棄了高官厚祿,回絕了當初出海前朕給他的承諾,現在卻隻想一心教書,在書院安度晚年!

“那就不要去打擾他了,等姬青等人回歸再說吧!”

李世民揮了揮手,有些煩躁道。

他現在有很多東西想不明白,足足將三艘千石大船裝得滿滿當當的書籍,裡麵有他太多不懂得東西。

有得甚至聞所未聞,但事後想想卻是理所當然!

這種不受掌控的心理,讓他格外煩躁!

回來時他帶了不少精選出來的瑪雅翻譯後的書籍,都是用最好的獸皮製成的,就是為了防止被損壞,就這項工程,就消耗了十餘萬張獸皮,幾乎將瑪雅周邊的獸皮一掃而空!

天文,地理,數術,預言,占仆,建築,音樂,人文,傳說,神話等等,可以說是一部瑪雅文明的百科全書!

就他所看的區區基本,就讓他對以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茅塞頓開,就像是觸類旁通,捅破了一層窗戶紙一般!

就好比不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城邦製度,這和姬鬆收集的西方希臘,羅馬等國的製度何其相似?

完全沒有任何交集的文明,卻形成了基本相似的製度,這是必然還是偶然?

為什麼中原春秋戰國時期也形成了這種相似的製度?甚至和三皇五帝時期,部落自治,但又共尊共主的形式一般無二?

他想到了始皇帝嬴政,越想越覺得世人對其的誤解何其之大!

書同文,車同軌,度衡量,統一中原,這是何等的功績?竟然被人罵了近千年?

要是沒有始皇帝,中原恐怕還在分裂中吧!

要是沒有始皇帝,大唐何以這麼快統一天下?

他想到了很多,這些書籍正如姬鬆所說,它是一個文明進步的源泉,中原已經數百年不曾有大的突破了,好像一直都在轉圈圈一般,不停的輪回。

文明融合,這個不曾出現在書本上的詞不知怎麼的就出現在他的腦海,並且揮之不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天崩開局,我靠撿獸夫逆天改命 末世大佬狠狠寵 每天都想和反派組cp 總裁,有個小可愛說是你閨女 異神深淵 快穿,早死白月光怎麼了 春夜妄想 塵淵有喬 神豪:有錢後,長腿校花愛意狂湧 穿成炮灰祭品,我騙邪神當贅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