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臣奇怪的是,這一路上順利的可怕,基本上就沒遇到過什麼危機,最大的一次危機就是風大了點,將一艘船的桅杆吹斷了而已.........”
說道這裡,大家都很好奇,隨著明州,登州港的繁榮,海上的事也慢慢在大唐傳開,都說是九死一生,怎麼他們就這麼順利?
唐檢好似知道他們再想什麼一樣,感慨道:“其實在臣看來,好畤侯是最好的人選,因為這些都是他告訴他那些學生的。”
“什麼時候出海不會遇到風浪,什麼時候會有海底洋流流過,這就規避了很多危險。”
“因為據臣了解,很多危險都是有規律的,隻要掌握了這些,一路上不說一帆風順,但至少安全了太多.........”
最後他說道:“您給臣的地圖沒有錯,雖然有所出入,但整體來說,沒有太大的錯誤。”
李世民聽到這裡,激動道:“你們找到那道海峽了?”
這才是他最想知道的,因為隻要確定那道海峽的存在,那麼就說明海峽的對麵就有一片大陸.......
唐檢強壓住心中的震驚,澀聲道:“找到了,確實找到了,但您猜臣看到了什麼?”
“什麼?”
“大陸,一片根本就望不到邊際的海岸線,一直朝東南方向而去..........”
“並且,按照姬青等人的說法,這道不到百裡的海峽,在冬季時回被冰凍住,那時候我們這片大陸和對麵那片大陸將徹底相連........”
“陛下,您說的殷商遺民......可能真的存在............”
“什麼?”
李世民震驚地站起來,滿是不可思議地看著唐檢。
當初姬鬆說的時候,他更多是當作故事聽,但現在有人告訴他,這不是故事,而是真的,這讓他怎麼能不吃驚?
“什麼殷商遺民?”
房玄齡等人連忙說道。
殷商?那可是距離一千多年的朝代,怎麼會有遺民?
“武王元年,周武王趁商紂王派攸侯喜率十萬大軍,遠征東夷國內空虛之機,親率大軍偷襲商都朝歌,在牧野一戰定鼎,紂王戰敗自焚,於是周替商成為華夏第三個王朝。
但自此之後,攸侯喜和他的十萬大商軍團卻消失了,曆史當中再無他們記載。十萬人就此人間蒸發,這成為一個的曆史迷案。”
李世民呢澀聲道。
“這怎麼可能?”
不管是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都是滿臉震驚。
但他們都是博覽群書之人,這件事確實有著明確記載,那可是當年殷商最強大的十萬大軍啊。
要是有這些人在,武王還能有機會推翻殷商?
“陛下,那現在怎麼辦?”
房玄齡沉聲道。
如果真的存在殷商遺民,那就是和大唐同根同源的的民族,雖然分離上千之久,但那可是十萬大軍啊。
軍中必然不缺少工匠和讀書人,那這些人如果到了新地方,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那大唐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麵對這些人?
“不必理會,我們的計劃不能停止,上千年相隔,可能早已發展出不同於中原的文明,甚至可能連文字和語言都不相同了。”
“要是真的遇到,儘量和平相處,最好能將其國內的智者帶回大唐,朕很期待同源同種的民族再相隔千年之久後,再次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李世民沒有任何擔心,同源同種又如何?中原才是華夏正朔,不服?那就打到你服為止!
聽到李世民的話,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隻要有個確定的根本,下麵人才不會束手束腳。
“陛下英明!”
“哈哈哈,這件事先不要傳出去,朕現在真的很期待,他們會發展成什麼樣的文明。這將是我大唐的機會,天授不取,必有災禍。去吧,將他們帶回來,朕的心胸連蠻夷都能容得下,更何況是同源同種的殷商遺民?”
一時間大家都被皇帝的心胸所感染,全都躬身大呼陛下聖明。
“唐卿,好畤侯是去不了了,這次還得你再跑一趟,放心,隻要回來,哪怕沒有成功,朕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李世民說完就看向唐檢,本以為他會大倒苦水,卻沒想到唐檢直接跪倒在地,激動道:“多些陛下成全,臣萬死不辭!”
看到皇帝的疑惑,唐檢尷尬一笑:“陛下,臣之前坐井觀天,不知天之大。經曆了此次出海,才知道之前的眼界狹隘了。”
“整日裡勾心鬥角,為了點蠅頭小利打生打死,實在有負上天給予臣一生的恩賜!”
“世界很大,真的很大,大到可以容下任何人的雄心壯誌。”
他朝李世民躬身一禮,鄭重道:“臣願做漢之張賽,班定遠,出使萬裡之外,宣揚我大唐威名,我皇之名。”
其餘人目光複雜地看著唐檢,他們沒想到隻是出去一趟,就讓原先圓滑的唐檢變成了一個另一個人。
本以為這樣的人隻能是書上的美化,但現在他們能感覺的到,唐檢是真心的,甚至是喜悅的。
就像......就像是勘破儒家認知障,佛家的大徹大悟,道家的天人合一般,渾身都透著看破世事的豁達!
對,就是豁達!
隻有找到更高人生目標的人,才會有這樣的心境。
“好好好!”
李世民站起來,來到唐檢跟前,親手將唐檢扶起,拍著他的肩膀道:“朕等著那麼一天,等你回來的那天,朕親自去登州迎接你們。”
眾人大驚失色,唐檢更是不可思議地抬頭看向皇帝。
“相比你們的付出,朕很汗顏,能做的隻能有這麼多了,朕等著你們創造的奇跡!”
李世民鼓勵道。
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和這個國家執政者。
他們太清楚當年張賽的作用了,他用自己的一生,向整個漢民族打開了一扇窗,一扇認識新世界的窗口。
更是帶回了不少有用的新作物,還有不少先進的技術和工藝。
在他們之前,大家都在一塊地方打了上千年,但當真正認識西域後,大漢則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擴張步伐。
為整個民族開創了更多的生存空間。
這是曠世之功,是開天辟地之功。
唐檢走,帶著激動和對前路的雄心壯誌走了。
房玄齡等人也走了,卻帶著複雜的心情走了。
相比此時唐檢,他們就像是一個吃著先祖留下的老本,和兄弟內鬥的小醜,醜陋極了.........
三天後,三個英氣勃勃的少年來到了長安,從這裡開始儘情地綻放自己的絕世風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