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律_姬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姬唐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律

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律(1 / 1)

姬唐!

對於李義府的拜訪並沒有打亂家裡的節奏,由於時間有些緊大家都開始置辦年貨。這裡清漣熟悉,於是一大早就被攸寧叫著去了岸上逛集市。

本來這事隻要吩咐下去就是了,沒道理讓家裡主母親自去辦。但誰讓夫人興致高呢?還說什麼好不容易來趟這裡,總要體會下過年的氣氛不是?

姬鬆也由著他,而他則在島上逛了起來。

說來此島也算不小,或許是由於後世填湖造陸,又或者是水位降低的原由,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座足有數千畝地的湖心島。

這座島嶼姬氏並沒有完全購買,其上現在也居住了不少人家。但都是非富即貴,當聽說島上那座已經空置很久的莊子突然有人居住了,這下可把這些人驚的不輕。

家主在的急忙派人打探消息,不在的就去通知。

他們為什麼要來這裡置辦產業?此地雖然風景不錯,但身處湖中,水汽濕氣極大,誰沒事願意住在這裡?也就是平常閒的時候小住幾天而已。而之所以住在這裡,還不都是因為那座莊子的主人?

竟然有人了?那是不是意味著那位來宣州了?

這個猜測一起,頓時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待打探到了確切消息,各家主急忙親自上門拜訪,但無一例外都隻是帶了點小玩意,或者孩子的玩具之類的。

倒不是他們不想送禮,但他們都是經過當年郕公治理宣州時期的人,郕公什麼脾性他們還能不清楚?

也就是現在年紀大了,要是放在那個時候,說不定直接能給你扔出去。

彆問,當年郕公就是這麼囂張,就這你還得陪著笑臉。

不服?不服彆來啊!

於是,還沒開始逛的姬鬆就被又叫了回去。

看著大堂坐的滿滿當當,他也是無奈,早知道這麼麻煩就不來這裡了,這都叫什麼事兒?

“我說諸位,本公已然無官無職,現在就是個閒雲野鶴而已,大家其實不必如此”

“郕公此言差矣!”

不等姬鬆說完,他就被噎的打斷了話,隻聽對方道“郕公治理宣州數年,宣州從一無所有到現在享譽天下的宣州,這些可都是您的功勞?”

“我等身為宣州家族,皆受您的恩惠,不知道您來也就罷,但既然知道了要還不來,那還是人嗎?”

“陳兄說的不錯,沒有您就沒有今日的宣州,宣州的紙張,瓷器,絲綢,礦產等等,哪件不是您當初督辦的?”

“現在您來宣州的消息還沒傳出去,要是讓宣州的百姓知道您來了,怕是有也要有過來見見您的。”

“”

姬鬆“”

眾人你一句我一語,要不是早知道這些人什麼德行,他還就真信了。急忙打斷道“我說諸位,要是今日隻說這些的話,您們的心意本公領了,但是”

“本公是帶著家人來遊玩的,其他的事情本公不想理會,諸位可明白?”

他不打算和這些人繞圈子了,要是再繞下去怕是能講到天黑都談不到正式,於是直接道“大家也算是舊相識,有什麼還就直說吧,當年我們都共過事,隻要本公力所能及的,絕不推辭!”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最後還是由陳家主道“既然郕公都說到這個地步了,我等也就不繞彎子了,不知您是否知道朝廷對於新商稅施行”

姬鬆恍然,原來是為這事啊!

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他沉吟片刻,此事他是知道的,甚至算是幕後的推動者。但現在隻是在籌謀階段,甚至連試行都沒有開始。

“本公不知道你們是從何得到的消息,但本公隻能說這是大勢所趨,其中內容本公不便透露,隻能說大體上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本公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此事我希望你們好好思慮的好,朝廷既然開始籌劃,甚至已經在編纂新的稅律,那就基本上沒有停下來的可能。”

“爾等都是大富之家,豪門世家之人,應當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一個家族興旺發達,就必須有良好的經濟基礎,說白了,就是要有錢。”

看了眾人一眼,繼續道“但一個國家同樣如此,健康良好的收稅製度,就是這個國家的血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現在大唐和之前的所有帝國王朝都不同,因為我們有了足以養活現在十倍人的土地和產出,這是我們的大幸!”

其中一人聞言激動道“這還不都是您派人出海帶來了高產良種?不然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餓死,會吃不飽!”

姬鬆擺了擺手,道“不過是幾個學生爭氣而已,是他們出的海,和本公關係不大。”

“說這些就是想告訴你們,時代在不斷前進,變革也將隨之而來,能緊跟變革腳步的人或者家族必然會煥發新的生機,而不能的,時間是不會等的。”

“順之則昌,逆之則退,希望你們能明白!”

最後姬鬆道“在本公看來,新的稅律隻會讓大家更加健康的發展,話隻能說到這裡,等商律下來,你們自行決定就是。”

“來人,送客!”

話已經說了,能不能聽進去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又不是他們什麼人。

眾人心事重重地離開,但姬鬆知道此事不算完。相比於北方,南方的經商氛圍更加濃厚,商賈雲集,加上海上貿易,這是最關心新商律的一群人。

事關切身利益,沒有人可以安然。

但他也同樣清楚,新商律勢在必行,自古商稅難收,但現在隨著交易市場和銀行的布局,隻要十貫以上交易都必須有稅務司簽押戳章,不然朝廷不以承認。

以往王朝不是不想這樣做,而是這樣做的成本實在太大了,加上能寫會算的官員極少,就導致無法施行。

但現在,大唐讀書人少說也有數百萬了,大概占據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這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神跡。

就算是文風極盛的大宋,也不過如此,甚至還不如。

有的時候沒有一定的基礎,就算是良謀無數,也隻能望洋興歎。一旦有了基礎,有些事情不過是水到渠成而已


最新小说: NBA:執教勇士,鄧肯感到不安 大師補習班 京夜婚動 晚年大帝,我能進入洪荒世界 誰把這老登弄來當班主任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荒古禁區傳道百年,狠人來拜 召喚空投,將惡毒女配進行到底 一人:我的金光咒吊打八奇技 九霄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