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君在內一眾虎老聞言,默然片刻。
狴犴開口道:“此詩何解?”
許坤淡然道:“山君所言,君為山,臣民為江,將君臣關係簡化為穩固的山和流動的江之間的依存關係,然此比喻,稍顯局限。”
“君權不一定穩固如山,臣民也並非單純的依附關係,江水排山而去,寓意君臣關係間存在著動態博弈,為民意裹挾者,便有水能覆舟之患。”
“桃花易逝,恰如君臣關係的脆弱,就像如今,虎刹族來不及緬懷虎祖隕落之殤,唯望前途之渺茫...”
“江水無儘,似那百姓之複雜訴求,豈是能一言以蔽之?”
一眾虎老猛然睜眼,一個個變得麵麵相覷。
許坤此話,鞭辟入裡,讓眾人不得不陷入深思。
他精確地道出了虎刹族發展過程中的弊端,太重民意,卻無君威!
可你又怎麼能滿足每個臣民所想?
在諸虎老還在消化許坤這番言論時,他的下一番話又重重地在他們耳邊炸響。
“作為一族執牛耳者,必須記住一個原則,那便是要相信群眾的力量,但不要相信群眾的智慧!”
相信群眾的力量,不要相信群眾的智慧?
初聽樸素,可深思後又細思極恐。
“一家、一國、一族之事,真理往往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上,就像這投票,正大於反即為正,反之亦然。”
“沒有人可以討得所有人歡心,更不可能有人能獲得所有民心。”
“若作為掌權者依舊鼠目寸光,借百姓之名而談自身所求,豈不是本末倒置?”
“既是百姓如此聰慧,那何不讓他們操持天下諸事?”
“正是因為,碌碌者過多...”
虎老默然。
“我且問諸位虎老最後一句話。”
“請...請講!”
“你們是要看到一個享一時之王位,麵對一個混亂的獸域,還是願割舍一時之利,換得將來虎刹族...君臨天下?”
許坤沒有駁斥他們先前的觀點,而是站在了更高的層次進行降維打擊。
作為獸族,他們所思所想,還是看得太近、太局限了。
拘泥於眼前的利益,何來萬世之太平?
這番話,也就隻有掌權者之間可以如此討論,若訴之於眾,換來的就是討伐之聲。
在一眾虎老支支吾吾,沒法給出一個定論時,許坤蓋棺定論道:“虎刹族,現在要的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王位,而是長治久安!”
唰唰唰!
一眾虎老站了起來,終於是想明白了個中關鍵。
許坤為虎刹族建立的聲望,超過了虎刹族本身作為一大王族的聲望。
卸下王位,換取獸域安寧,虎刹族本身反而會受到尊重,從而今後不再被各大獸族所敵視。
說到底,獸域各族要的是平等相處,而非出現一個實力沒有徹底碾壓他們,地位上卻高人一等的王族。
今日之事或能借勢平息,但虎刹族一日高高在上,那麼獸域一日就不得安寧,下位者挑戰上位者的情況,會反複上演。
這次有許坤出麵,那麼下次呢?
畢竟你虎刹族的老祖,是實實在在的隕落了。
你考慮自家種族民意,可又不去設身處地地想想其他獸族生靈的想法,一味的曲高和寡,不過是自掘墳墓。
換言之,王位之說,對於現在的虎刹族而言,除了象征意義外,其餘方麵都是負擔。
拿著這個空頭銜,就是在抱殘守缺。
“我等受教,虎族諸事,皆由小友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