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直觀的體現就是——哪怕此刻九靈獅聖已然獲得新生,甚至破境成聖,氣息強盛無比。
但遠在王獅族祖地之內,卻依舊籠罩在無邊絕望與悲憤之中。
因為他與王獅族之間的血脈因果與靈魂羈絆,已在方才那場新生中,被許坤以人皇之力,連同前世因果一並,徹底斬斷!
王獅族的魂燈感應不到他,血脈共鳴也消失無蹤。
九靈獅聖感受著體內那前所未有的通暢與活力,那困擾他數百年的滯澀與枷鎖蕩然無存,隻剩下對廣闊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強大力量在血脈中奔騰咆哮。
他望向許坤,目光之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最終化為一聲長歎與無比鄭重的承諾,他朝著許坤,這個給予他第二次生命的後輩,深深一禮:
“令師玉鼎道友之眼光,慧眼如炬,洞悉萬古,老夫……敬佩之至!”
“小友今日再造之恩,恩同父母,重於山嶽。
言語感激已然蒼白,大恩不言謝。
自今日起,老夫這新生之軀,新生之魂,便係於小友。
此恩此德,老夫當以餘生為報,縱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當年,儘管九靈獅聖踏遍八荒六合,遍尋諸天秘地,隻為求得根治自身先天缺陷的良方,期間有幸與那位被外界戲稱為“最弱聖者”、實則智慧如海的時代之師·玉鼎真人坐而論道。
對於這個困擾了他漫長歲月、幾乎斷絕道途的致命難題,玉鼎真人聽聞後,非但沒有如旁人般或凝重或歎息,反而表現得異常從容淡然,甚至帶著一絲洞悉天機的超然。
他撫須含笑,語氣篤定地告訴九靈獅聖:無需過於憂慮,此症雖奇,卻非無解。
待他日,他座下那位尚在成長中的關門弟子,自可輕鬆為其化解此厄。
然而,當時的九靈獅聖,早已如同病急亂投醫的垂死之人,類似的“寬慰”與“保證”,他聽得實在太多了。
從最初的滿懷希望,到後來的將信將疑,直至最後的麻木失望。
有病,自然要求醫問藥。
玉鼎真人並非他尋訪的第一位“名醫”,也絕非最後一位。
在這漫長的數百年間,他曾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存在,其中不乏聲名顯赫之輩,信誓旦旦地誇下海口,言說他的問題“不過爾爾”、“舉手之勞便可解決”。
可結果呢?
每一次,都是希望之火被點燃,旋即又被冰冷的現實無情澆滅。
無論那些存在是的確認為他的問題棘手難辦,還是自命不凡、眼高於頂卻最終束手無策,都未能真正觸及他症結的根本,更遑論根治。
希望積累得越多,隨之而來的失望也就愈發沉重,幾乎要將他的道心壓垮。
誠然,基於玉鼎真人“時代之師”的特殊身份與那份令人心折的智慧,九靈獅聖對他的話,比起其他人要多信幾分,心中也重新燃起了一縷微弱的火苗。
可是……命運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