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些小媒體乾大事不行,但搞這些吸引眼球的文章,絕對是一把好手。
成功的將大部分的眼球吸引到了陳諾與張塘教授的身上。
於是張塘教授的曆史被人肉了出來,網上也是議論紛紛。
“我能怎麼說呢?有才無德而已!”
“我就想問問,這位教授您以前的豪言呢?都被你吃了?”
“嘖嘖,隔著屏幕我都覺得臉疼!”
“這種人,你們討論他做什麼,浪費公共資源!”
……
身為這件事情的另一位主角張塘教授自然也看到了這些議論,結果第二天的數學年會直接都沒有參加。
有了這一次事件後,即便他還能在國內混下去,但也絕對得苟一段時間,除非他能拿出更加有權威性的研究成果。
到了上午八九點的時候,上次十八家世界高校再次對陳諾發出了邀請函。
這一次不是讓陳諾去他們高校讀博了,而是邀請他去這些名校當教授。
這些高校,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主,知道陳諾必定會獲得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開出大待遇,讓國際無數的教授羨慕到眼紅。
值得一提的是,數學界的聖地普林斯頓大學的官網再次發布了一條動態:thedayhase,eneed!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是在回應上次的那句話。
也間接的證明了陳諾的學術能力。
有了昨天陳諾的孿生素數的證明,上午的數學大會的報告雖然也很精彩,但與陳諾相比,就顯的有些索然無味了。
期間還有很多高校的與會教授前來找陳諾,許出了更加豐厚的條件。
陳諾不勝其煩,下午隻能窩在酒店內,整理論文了。
下午也接到了《數學新進展》、《數學年刊》、《數學學報》《鎂國數學會雜誌》等國際頂級的數學界四大期刊的主編,都給陳諾打來了電話。
詢問是否願意將論文投遞在他們的期刊中,這個待遇無疑是和數學界頂級的那些大佬放在同一個層次了。
數學年會持續進行了三天,到了第三天中午的結束,所有的報告全部完畢,陳諾的論文也整理完畢。
到了下午頒獎的環節,幾乎所有的獲獎者都尷尬了。
本次一共頒發五個獎項,分彆是國家自然科學獎、許寶祿統計獎、華羅庚數學獎、鐘家慶獎、陳省身數學獎。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講資曆的,基本都在40歲以上,許寶祿統計獎這是專業性獎項,華羅庚數學獎隻頒發給五十歲以上的數學家、鐘家慶獎隻頒發給博士研究生。
這是四個獎項陳諾條件不都不符合,不給他倒也說的過去。
可陳省身數學獎,無論是從哪個方麵來評估,陳諾都是最合適的。
可獎項是早就在一個月前定好的,而陳諾這是現場證明的,時間上又對不上。
組委會為了這個獎項,開會研究了大半夜,最後還是教育部大的boss拍板,按照原計劃進行。
隨後組委會和教育部都同時發布了一個通告,將頒發的理由解釋了一遍,這才平息了網民的憤怒。
即便如此,獲得這些獎項的幾位教授,還是極其不自在,獎杯拿在手上宛如燙手的山芋。
他們從未有一刻覺得這種榮譽會如此的讓他們難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