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您覺得可行嗎?”
“有什麼可行不可行的,我們是科研工作者,不就是乾這行的嘛?小說作者都能寫出來,我們為什麼不能研究出來,放在百年前,你想過有現在的vr嗎?”
小說很正常,但從這位七十多歲的腦科學和神經科學權威的老人家口中說出就顯得反差特彆大。
讓他想起來了去年在蘋香榭遇到的那位姓蘇的老者,那一句句經典的小說台詞簡直是亮瞎了他的眼睛。
難不成現在的老人家不去鍛煉,改看小說了?
對老人家的思想上的開放和對科研的探索精神,陳諾給了個大大的讚。
“彆這麼吃驚,十年前網友小說很火的時候,曾經轟動一時,研究所的年輕人也拿著看,當時我們還在探討這種可行性,但以那時候的技術看簡直就是瞎搞。”
“哦,我想起來了,好像當年是小唐還是小邱來著,就是他們中的一人看的小說,也因為這件事情離開了實驗室,其中的原委我就不給你講了。”
陳諾有些錯愕,難怪洛青詩說找兩人的時候,二話沒說就來了,原來還有這個事在。
“任老,我的設想是通過腦波交互技術,將六感轉變成電信號,然後再轉變成腦波的神經信號,再通過機器將神經信號傳入到大腦中,大腦接收到信號後,產生腦波,被機器采集。”
“這個機器我暫時命名為大腦神經調製解調器,相當於一個中轉站,既能翻譯腦波,又能將電信號轉成腦波,這樣腦波和六感就能交互了,整個過程,人的狀態類似與做夢一樣,從而達到虛擬現實的效果。”
接下來的個把小時的時間,陳諾主講,將大腦調製解調器的構想大致構想了一遍,其實是腦波交互技術總綱部分。
任老不愧是國內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扛把子,陳諾說的一些概念,他偶爾都能給上一兩句的建議,讓陳諾很是受用。
但他比陳諾更是吃驚,他沒有想到兩個多月的時間,陳諾的腦科學竟然達到了這麼高的造詣,在大學的教授中也絕對是頂尖的那一批了。
他這幾十年見過無數的天才,但天才到陳諾這個地步,絕無僅有。
“任老,基本是這個構思,您覺得怎麼樣?”
“怎麼樣?你這就差做出試驗機了,老頭子還能說什麼?”
任老慢悠悠的喝了口茶,隨後道:“你現在最苦惱的應該是六感數據如何采集,如何形成電信號,還有如何讓這些在腦海中形成最終我們想要達到的六感畫麵是不是?”
“對,大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黑洞的存在,我們現在探索出來的東西,隻是冰山一角,所以我才來找您,請您來主持大局,畢竟我……我……”
陳諾不知道怎麼說,他總不能說自己要去刷其他的技能吧。
虛擬現實誰也不知道什麼時間能搞出來,他不知道,也許一個月,也許一年後,他不能總耗在這裡。
他要做的就是將大腦調製解調器樣機搞出來,剩下的就交給其他科研人員了。
“我懂,你都做到這個份上了,老頭子就發揮一下餘熱吧,我也想看看這玩意做出來後能達到什麼地步。這幾天我理理思路順便交接一下這邊的工作,9月1號我就去你那上班。”
任老答應的如此痛快,陳諾都有些懵逼了,他還準備十八相勸呢。
“任老,你就不問問我研究這個乾嗎?就不怕我用作遊戲?”
想了想,陳諾決定還是先將這個說清楚,避免以後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