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通過一定的適應性訓練,才能初步掌控。
還有高延遲性,這個就是最致命的,在戰場之上,延遲半秒,都可能直接被敵人火力覆蓋掉。
最主要的是這玩意根本就沒法用到戰場上,除了跑的快點、負重高一些外,沒有太多的防護,基本就是一槍撂倒一下。
用在工業上、救援上,比如在複雜環境中,大型機械無法使用時,又需要搬動重力性的物品時,倒是可以用一用。
除此之外,沒啥用了,雞肋一個。
高級機甲,是真正的機甲,名為機動裝甲,是動力裝甲的放大版本,高達數十米,甚至幾百米高,如好萊塢科幻電影環太平洋中的暴風赤紅、危險流浪者等。
但這玩意,陳諾實在想不通能用在哪個地方。
百米高的身形,質量也大,行動必然遲緩,隻要出現,不用說炮火密集覆蓋了,隻要有一枚rpg達到脆弱的關節內,都有可能讓這個龐然大物癱瘓掉。
這麼大的機甲,而且在在性價比上完全不如坦克,飛機,無人機等設備。
造出來做什麼?難道造出來打怪獸?
他就搞不懂了,環太平洋中,出現的怪獸都是碳基生物,熱武器都打不死,機甲就能打死?
隻要是碳基生物,一顆導彈打不死那就是十顆、百顆,必死。
他也不認為在他有生之年,地球的人類能進行星際遠航,所以這個機甲比機械外骨骼更雞肋的存在。
機甲三件套,至此已經被他否掉一對了。
最後陳諾將目光看向了中級機甲。
中級機甲,準確的應該叫動力裝甲,是一種科幻性質的單兵戰鬥裝甲。
動力裝甲是機械外骨骼的的進化版本,能大幅度提升人的能力,具備良好的防護性、複雜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輔助火力、通信、偵察等軍事功能。
有些類似鋼鐵俠的骨骼戰甲、手提箱裝甲等等。
陳諾仔細的看著動力裝甲的資料,暗自思索著可行性。
動力裝甲包含一套內外核心係統和十套末端係統。
十套末端係統分彆是:能源、傳動、裝甲、骨架、外接、武器、感知、總控、操控、維生等係統。
能源係統是整個機甲的核心,沒有能源,機甲就無法行動,能源係統以現在的技術是能解決的,比如鋰硫電池,電池密度雖然不一定能讓機甲飛起來,但正常的活動和短時間的戰鬥足夠了。
傳動係統說白了就是能源的載體和傳輸,這個有太多的超導體可以用。
骨架係統,就相當於機甲的皮膚和肌肉,這一點他的高強度輕型合金鋼能用,而且子彈、rpg等小型火力都對機甲造不成傷害。p、視覺、通訊、聽覺等等,這些可以用紅外線、小型雷達、熱成像等設備,再配上碳基芯片處理;
操控係統,簡單的說就是機甲怎麼活動,比如抬腿、抬手等等的運動,這個可以用采用虛擬現實的頭盔,以腦波控製機甲的運動,這些連延遲性都沒有。
維生係統了,是如何讓駕駛員加速時抗過載、吃喝拉撒、滅火、逃生等等,還有如何在被重武器攻擊時,如何減震,防止操控者被震死。
至於武器係統,可以搞一些外掛,或者配備一把由合金鋼打造的長劍和盾牌,長劍攻擊,盾牌防禦。
以合金鋼的強度,在機甲動力係統的帶動下,坦克什麼的,一劍能劈一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