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銘暗自歎了口氣,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他本來一直想找陳諾說這個事,結果這段時間神出鬼沒的,愣是沒有抓到他。
陳諾有些愣住了,不說這事,他都忘了院士的評選了。
夏國院士分為中科院和工程院兩院,中科院重視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麵最高學術機構和科學技術方麵的最高谘詢機構,是高級科學人才;
工程院是夏國工程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谘詢性學術機構,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是高級技術人才。
兩院院士增選每兩年一次,奇數年的1月1日啟動增選工作,在3月底前完成材料的報送工作,4月底公布有效候選人名單,6月第一周第一論評選。
7月公布進入第二輪評選候選人名單及材料公示,在這一個月的公示中,任何人都可以對候選人的材料提出質疑和投訴,但一定要有真實的依據,否則便要承擔法律責任。
8月開始進行第二輪的評選工作,時間持續到10月中下旬,在10月最後一周的時候公布終選候選人名單,然後進行全體院士的投票;
10月31日公布當選院士名單。
整個流程極其的複雜且嚴格,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院士提名,年齡低於65周歲的,需要3名候選人聯名推薦,且本學部至少2人,方為有效。
年齡大於65周歲,則需要6名院士提名,且本學部至少4人,方為有效。
院士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最高榮譽,是推動科學技術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選的人都是各個領域的大佬,多少教授、學者拚了命的要評選上院士,但名額就那麼多。
以1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為例,提名531人,二輪評選222人,終審75人,當選比例14。
14的比例看似很高,但這些被提名的教授、學者每一位都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科研成果無數的大佬,可想而知其中的艱難。
自1955年兩院成立以來,共計1755位兩院院士,夏國十數億人,隻有這麼多。
“知道你都不找我們聊聊?”
說到這裡褚老的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度。
“咋了,你這意思還想讓我們親自找你,還是你不想要呀?”
“院士增選呀,兩年一次,這麼好的機會你都不主動把握?你知不知道多少學者打破頭了找我們呀,你倒好,跟沒事兒人似的。”
陳諾有些汗顏了,他是真的不清楚這中間的道道,再者這段時間一直在忙虛擬現實和動力裝甲的事情,還真沒空琢磨這個事。
看著有些尷尬的陳諾,褚老沉聲道:“我和王老等人推選你進入科學院的數理部,你覺得怎麼樣?”
“褚……”
“褚老,我覺得吧,陳教授應該到工程院才是最好的選擇,我、葉院長等人已經商量好了,準備推薦陳教授去工程院的材料學部。”
“吳校長,我認為陳教授應該去科學院,我和生命科學和醫學部的幾位院士聊過了,陳教授在神經學、腦科學上的造詣絕對可以進入我們院部的。”
陳諾還沒有說話,華清校長吳遠銘、未來科技生物實驗室的任小川院士就開口,打斷了他的話。
“瞎搞,陳諾在數學的天賦你們不是沒看到,七大千禧已經證明了3個了,還順手證明了6個次一級世界級猜想;
懷爾斯教授說過,陳諾很可能會將七大千禧難題全部證明出來,這一點舒爾茨、法爾廷斯等人都是認可的,這樣的天賦你讓他去工程院?”
“褚老,若不是陳教授的神經信號調製解調器,虛擬現實這種黑科技三十後都不一定能出來!”
“褚老,碳基c3材料、鋰硫電池中的psd隔膜、太陽金等材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