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千裡之外的洛京未來超算中心,那部分被陳諾親自隔離出來的算力再次運轉了起來。
從得到一號智腦到現在,智腦不斷的學習,加上擁有超強算力,陳諾感覺到一號智腦的靈動性堪比成年男子,且無比的理性化。
所以,在鸞鳥圖紙和諸多航天器的圖紙的結合中,他相信鸞鳥一定會設計出一個令他滿意的青鸞。
安排完玄鳥的事情後,陳諾拿起手機看了一下,發現手機上很多未讀信息。
基本都是祝賀他進入院士二輪評選的。
對此,他沒有任何的意外,因為早上周正峰就已經通知他了。
回複了一些信息後,陳諾調出了二輪入選名單。
“咦,王承德、秦奮教授也入選二輪了?”
“嗯,張躍齊、沈元星也進入二輪了?”
掃完名單後,陳諾驚奇的發現,有幾位跟他關係好的教授進入了二輪。
王承德和秦奮兩人自是不用多說,二人在物理學上的造詣很高,進入也是正常。
而未來科技實驗室當初三人進入初選,都是能源實驗室鋰硫和鋰空電池項目組的人,現在兩人進入二輪,隻有齊濤沒有進入。
過了好一會兒,陳諾歎了口氣,即便這幾人進入了二輪,大概率這一屆是無法入選的。
但這一屆進入了二輪,下一屆的機會就很大了,也算是一個值得可喜可賀的事情。
他自然看到了網友們說的人數和概率問題,他也很認同網友們的評論。
院士是學術圈內至高無上的榮譽,代表的是此領域內的最高成就,就應該以真實學術水平來評選。
而且要極為的嚴格,貴在精而不再多,自94年到現在的12屆增選了12次,共計1100多名院士,折合下來基本每屆都有100人入選。
上一屆竟然增選了149名,數量之多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物以稀為貴,當一種榮譽變得容易獲得以後,就跟普通物品沒什麼兩樣了,院士也是一樣。
陳諾眉頭緊皺,他聽過不少的傳聞,真假不知道,反正觸目驚心。
這些等他以後執掌夏國的學術界後,一定要好好殺殺這種風氣。
想歸想,行動那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還是得想想眼前的事情。
未來科技的願景是要成為夏國乃至全世界的聖地,那麼勢必要有更多權威的學術大佬在,而院士就是學術圈的權威。
這一屆隻有他是肯定能入選的,再加上生物實驗室的任小川,那就是兩名院士,候選的有能源組的三人,過兩屆也能入選。
5名院士不算多,國內高校中華清74名,京大54人.
他要求也不高,有個三四十人就行了。
“嗯,其實也不一定是院士,數學實驗室可以獲得菲爾茲獎、沃爾夫獎也行,信息實驗室可以獲得圖靈獎、馮諾依曼獎……物理、化學獲得諾貝爾獎……”
“看來我平時鞭策的不夠呀,是時候多指導一下他們了。”
陳諾摸著下巴喃喃自語。
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未來科技的科研工作者們不知道,他們以後奮鬥的目標就被這位甩手的大掌櫃子給定好了。
“教授,青鸞號設計好了,您要看看嗎?”
一號智腦的聲音在書房內響起,打斷了陳諾對未來科技的規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