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有幸道:“南哥,那你這個門臉不準備用了,這個是你爺爺給你留下來的。”
“這個門店太小,不適合擴大經營,再說離市中心遠,如果我到市中心區開古玩店,這裡我就不準備用了,就把它鎖上。”林震南說。
其實林震南對這個店子也很有感情。
這個店子是他爺爺死後,他接手的,當時他才16歲,現在都過去五年了。
其實嚴格的說這個店子是他父親留下來的,他父親死的時候他才隻有兩三歲,所以這個店子一直都由他爺爺接手打理,在爺爺死後才將這個店子轉給了他經營。
為此他的兩個叔叔還跟他吵了很多次,說是父親留下的,這個孫子沒有繼承權,隻有他們兩兄弟才有繼承權。
不過爺爺在死之前就留有遺屬這家店子留給孫子繼承,兩個叔叔沒有辦法搶奪,畢竟白底黑字寫的,有法律程序的。
林震南對郝有幸說:“你去先找店子吧,我好整理一下我這個小破店。”
郝有幸點頭,把5萬塊錢揣在身上。
在門外搭了個出租車,就向市中心趕去。
林震南就在自己的小店裡收拾收拾自己的東西。
他這店子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字畫這些都是本地的小名頭,大名頭他也收不起呀。
書籍都是民國時的鉛印板,宋元時期的木刻板,他是一本都沒有。
畢竟現在宋元版本現在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林震南正在那裡低頭清理自己的收藏品。
這時走進了一個老太太,穿著樸素,手裡提著一個布袋。
布袋裡,鼓鼓囊囊的,好像是有什麼東西。
林震南看著老太太的樣子,估摸著她是要想賣什麼東西。
於是他笑著問:“老人家你是要賣東西還是要買一點東西?”
老人家用癟著嘴的嘴唇說:“我哪能買你這些沒用的東西,我是想賣點東西。”
林震南微笑著對老太太說:“那老人家你要賣什麼東西呢?你可以將東西拿出來我看看。”
老太太費力的將手裡的布口袋放在櫃台上。
然後從口袋裡拿起一個用棉布包好的東西。
從外表看起來是一個人物塑像的東西。
林震南沒有動手,讓老太太自己慢慢的將棉布一層一層的剝開。
因為這是古玩行的規矩,如果店主此時去將人家包好的東西打開,萬一裡麵有毀損。
這個就不好分責任了,是你在打開的時候跟人家打爛了,還是人家的東西本來就在路上或者家裡就打爛了,那就不好分清責任了。
老太太慢慢的將棉布打開呈現在臨正了麵前的是一個白玉觀音。
白玉觀音,麵相莊嚴。
玉質是白中泛著微黃,白玉油潤,在燈光下微微泛著一種油脂的感覺,尤其湊近一看,那其中部份帶皮的地方更泛著細微的像人體表麵汗毛細孔一樣的微小的小孔。
林震南知道這是典型的新疆和田白玉中的籽料的特征,而且是羊脂白玉籽料,極其珍貴。
這尊觀音菩薩像大約高有一尺左右,造型古樸飄逸,看雕刻的紋飾大約是明代中期的產物。
明代中期的和田玉籽料觀音菩薩,能有這樣大的,也算是存世稀罕的。
林震南心中一喜對老太太說:“老人家,你準備將這個觀音菩薩出讓?如果我請需要多少錢?”
老太太乾癟著嘴說:“我也不知道能多少錢賣出去,我隻想跟我老頭子看病,但是我老頭子看病,醫院說需要50萬,算了,如果小夥子你能出5萬,我就賣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