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南和王紫薇將這批瓷器大約的清點了一下。
大碗和大盤各有100多個,加上還有一些小碟子,共計300多個。
當然其中還有一些其它朝代的,算是民窯。
不過都精美無比。
林震南給李子媽媽李爸爸全部按10萬塊一個,算300個。
他就跟李媽媽李爸爸算3,500萬。
李媽媽一聽這個價格就驚呆了。
張大嘴巴都可以放進一個雞蛋了。
“紫薇啊,你勸勸你男朋友吧,用不著這麼多錢,給我們一兩百萬就足夠了!”李媽媽說。
這一下就算大大咧咧的王紫薇一臉紅了:“哎呀,李媽媽你說什麼呀?這位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男朋友,你不要亂說。”
李媽媽眨巴著眼睛有點迷糊的說:“不是紫薇,我看你們倆挺般配的,怎麼會不是男女朋友關係呢。”
林震南差點被這句話笑崩:你看著般配,就是男女朋友啊,這也太扯了吧,這位老太太。
林震南沒有搭李媽媽的話茬,而是勸說道:“老人家你不要再推辭了,就以我說的辦法,畢竟這是你祖宗留下來的,經過了幾百年,單說保存的事就不容易,你不要有心理負擔,也沒有賣我的高價,隻是我還稍微便宜了一點。”
李媽媽夫妻倆對視了一眼,便爽快地同意了。
畢竟是祖宗的遺產,賣的太便宜了,心裡還是有一個坎過不去。
再說林震南還是一個外人,如果是王紫薇的話,他寧可便宜點也沒有什麼。
林震南對李媽媽說:“老人家,我們到銀行裡去幫你買賣合同吧,這個業務太大,手機上不能轉這樣大的款子。”
李媽媽點頭同意了。
林震南因為在京都還沒有自己的住所,所以就麻煩王紫薇跟他的弟弟王文靜打電話。
叫他派一輛車來,再叫上幾個人,好好的將這些明代的寶貝兒,小心打包好,免得打碎了。
那就太可惜了,人家幾百年保護下來都沒有打爛,如果在自己手裡打碎了,那就是自己的罪過了。
在等王文靜派車來的時候。
林震南又和老太太兩夫妻講起了這個四合院的事:
“兩位老人家,你們有沒有意將這個四合院出售給我呢?價錢都好商量。”
兩位老人家一聽林震南想買這個四合院,一時間心裡躊躇不已。
說實話,李爸爸他對這個四合院,有點感情,畢竟從小到大就在這兒長大的。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又不願意住這種四合院,因為這種老式的四合院,各種衛生條件都不如外麵新修的房子,所以兒女們都在外麵買房。
他兩夫妻住在這個四合院裡,不免有點孤單寂寞。
他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經成家立業了,而且還有孫子輩兒。
幾個兒女的收入也不是很高,過得有點兒捉襟見肘,所以他夫妻倆才出去賣豆汁兒,彌補一下兒女們的生活。
這個四合院雖然很大,但是破敗不堪。
現在政府有明令禁止重建,轉賣倒還是可以,但是不能大修,不能大量改變建築的風格和舊貌,要修舊如舊。
隻能少量的維修,而且還要審批很多手續。
再說這院子裡還住著將近10家的住戶,所以曾經有好幾個想買來自住的有錢人,都打消了主意。
李爸爸猶猶豫豫的說出了這些難處:
“這位小林先生呀,我們主要是這近10戶原住民不好安排呀,他們如果一般出去就沒有住處。
而且我們也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雖說這個院子的產權是我家的,但是我也不忍心將他們攆出去沒有住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