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到蓮台的鏨刻工藝,明顯為清中晚期時的風格,相較康乾少了些華麗和細致。
封底卯邊處理也不算非常好,居然還有底款。
不同於一般底款的正楷或隸書,落款居然是行楷,共兩行字。
第一行:聖神電通軍義王;
第二行隻有四個字:提理政務。
‘義王’而非‘翼王’,或許不明真相的人以這是假的,
實則不然,洪秀全所封翼王,石達開未授,而義王多由軍民擁戴所稱。
而且從提理政務這四個字可以看出這尊佛像的曆史時期,
1856年,清政鹹豐六年,太平天國六年,天京事變爆發,北王韋昌輝誅殺東王楊秀清,
後欲連石達開一起誅殺,石達開逃出天京,但家小部屬全部被殺。
石達開逃往安徽,招集部將準備靖難,並上書洪秀全,請殺北王韋昌輝以平民憤。
天王洪秀全見韋昌輝引起眾怒,不得已誅殺,同年年底石達開返回天京,
軍民尊稱其為‘義王’,合朝同舉‘提理政務’。
所以這尊佛像,應該就是他這之後一年之內誕生出來的。
佛像是金的,但提煉不純,所以才會偶有黑斑。
“老先生,不知這佛像從何而來?”
男人見他看東西的方式,就知對方是行家,所以也沒問趙軒能不能看得懂,
他又指了指另一樣,示意趙軒看了一起說。
另一樣東西,是一個很厚的防水油布包裹,打開油布裡麵是一層較柔軟的棉布,
對方如此細心保管,想來定非凡品。
“侯健,到房間的包裡,幫我拿雙手套過來。”
老板娘說手套她這有,看著對方拿出一雙黑不溜秋的手套,趙軒覺得用這雙的話,還不如直接上手呢。
看見他戴的手套潔白乾淨,老板娘有些不以為然,她覺得那手套比她身上都乾淨。
裡麵是一卷絹布,沒有裝裱、沒有軸頭。
趙軒小心的展開,入目是首詩:
‘千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
五嶽抱住擎天柱,吸儘黃河水倒流。’
趙軒知道這首詩,乃是石達開駐軍大定與苗胞同慶,席上即興所賦。
特彆是後一句,五嶽抱住擎天柱,吸儘黃河水倒流,足以見識到石達開的胸襟和氣魄。
再看書法,如果認為石達開隻是一員尋常武將,那就大錯特錯。
他曾被稱為‘太平天國最完美的男人’,這個雅號並非是一味的吹捧而來。
殘史斷章依稀可見對其長相描寫:‘龍鳳之姿,天日之表’,這個評價可謂是至高了。
……
ps:當然,也有人說他長的奇醜,但筆在我手,我相信他是帥哥。
我在查閱資料時,石達開的形象,往往讓我想起金大俠筆下的蕭峰,一樣的為國為民,一樣的忠肝義膽,
同樣以悲劇收場。
俾史漫傳,英雄莫問歸處!
石達開降後受淩遲之刑,其部將曾仕和不勝其苦,慘呼不已,他卻平淡言道:
‘何遂不能忍此須臾?當念我輩得彼,亦正如此可耳!’
僅一句話,足見石達開的胸襟,他沒有咒罵,也沒有了怨憤,
而隻是平淡的道了一句,如果他們被我們抓住,想來也是受這樣的刑罰,所以忍忍吧。
哈哈哈,隨著對石達開的了解,我發現自己都快成他的小迷弟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