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一枚仿的還不錯,但是你細看,篆體的萬字,底下少一個勾啊。”
此刻的車還算平穩,趙軒見郭正和李曉一臉的懵,似乎在說哪裡少了一個勾?
他隻得拿出紙筆,寫了一個篆書的萬字,讓兩人對比,李曉哈哈笑道:“還真少了一個勾。”
郭正見這貨幸災樂禍的樣子,臉都黑了。
趙軒又說了第二點:“所有的漢錢都是合範製造,也就是兩個模子壓在一起,這樣製出的銅錢必然會有流銅的現象,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刺、毛邊,漢代常見的五銖錢製出後都會精心打磨,但所有的莾錢都會省缺這一道工序。
你看看你這一枚,圓孔和四邊整整齊齊,一看就是現代機器衝壓出來的。”
“還有嗎?”郭正不在乎花的一萬二,他在乎的是自己又打眼了。
不過這種現場實物教學的機會難得,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這麼細致的給他解釋。
“說說這鏽質吧,一般的莾錢都有水銀古的情況,所以它的包漿首先是黑亮黑亮的,在這一層黑包漿的基礎上,才會浮現所謂的紅斑綠鏽。”
將錢遞給郭正,他再道:“多看少下手,你水平還不錯。”
“你是在諷刺我?”
郭正一句話,就連老董都沒忍住笑了起來。
“小郭,你彆老想著撿漏,彆和小軒學,我建議你找準一個方向,看看自己喜歡哪一類,先把那一類研究明白,
很多東西是觸類旁通的,當你把一類研究明白後,再看其他類,眼力自然而然也高了起來。”
董立人相當不錯,一般這些話他是不會輕易說的,估計也是兩人給他的印象不錯,或是看在趙軒的麵子上。
郭正真誠的道了謝。
古玩的很多類彆,並不是念書時語文和數學的關係,那麼的涇渭分明,真要說,大概就是物理與化學之間的關係,
物理好的人,化學多少都懂一些。
“小軒,把你的那兩本書講講唄。”李曉坐在趙軒的後邊,攬著他的肩膀道。
“拿出來看看,我還挺期待。”
董立也好奇起來,他知道趙軒隻要出手,那必然是不錯的玩意兒。
趙軒先將那個袖珍算盤拿了出來,之所以說袖珍,是因為這個算盤一手可握,長度在五公分左右,寬度約在三公分,
內裡隻有六組算珠,通體黑色,外表光滑隱泛油光。
這一類的算盤,其實清朝的影視劇裡還算常見,那些貝勒王公們找人討債,時不時的就從身上摸出一個小算盤,嘴裡不停念叨著利滾利多少錢來著。
這次董立沒有客氣,直接接到手裡細看了起來。
“每個珠子幾乎一樣,打磨的很精巧,看包漿應該是清中晚期的,質地是正宗的紫檀,花了多少錢?”
董立興許是真喜歡,握在手裡不停把玩,不時還用手撥弄一下幾個算珠。
“600塊。”
“哈哈哈,你上次搶了我的大錢,3000塊,這個歸我了。”
“董叔,我可沒說要讓。”趙軒笑著道。
“不賣也不成,上次那大錢我也沒說要讓啊,你還不是拿著就跑,我可一直惦記著呢。”
趙軒佯作不舍,搖頭苦笑道:“唉,沒辦法,誰叫我年輕呢,您都這樣說了,我還能怎麼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