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更需要發揮校內網的“領導”作用了!
周不器聽後發笑,“你跟賀陽說了?”
郭鵬飛點了點頭,“我肯定不能越級彙報啊,這不是把打他臉嗎?他說我的想法是好的,但具體的方式方法不太成熟,讓我問你的意思。”
周不器沉默良久。
他想到了美國行時,去穀歌拜訪的經曆。
為了激勵更多、更廣泛的創新,穀歌的做法是推出了一個“創意休息時間”政策,即允許工程師每天花20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即那些向上級申請卻很難通過的項目,員工們可以自發的私底下先做著,試試看。
這無疑是個很有震撼力的政策。
可不適合國內。
周不器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什麼辦法,能把這條政策適當的本土化,然後運用到紫微星的發展中。
郭鵬飛變戲法一般的要同時上線八個項目。雖說都是小項目,屬於典型的創意性大於技術性的項目。可這忽然讓周不器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這讓他忽然明白了。
紫微星的創意來源,是校內網!
校內網總部還在北科的大學生活動中心,主要成員都是北科、北航、地大、農大的兼職大學生。
大學生意味著什麼?
第一,工資低,開銷少。
第二,沒有亂七八糟的職場關係,創新環境更濃。
第三,思維敏捷,天馬行空。
很多項目,如果放在成熟的公司裡,層層審批之下可能就被斃掉了。可校內網那邊不夠成熟,因為都是兼職,人員流動性也很強……
很多大學生,心中都有一個很偉大的夢。
不說實不實現,先做著再說!
這就跟穀歌的“創意休息時間”政策很相仿了。
當然,大學生們的技術水平有限,很多時候想法有了,可做著做著就做不下去了,實現起來太難。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掌總的人站出來的。
把那些半熟不熟的項目模板,轉交給技術更強大的成熟的項目組。比如校內導航頁,周不器早就在構思這個項目了。
微點瀏覽器推出來,肯定要搭載的是自己的導航頁。
校內網這邊先試探著做一做,做出來最好,做不出來再由微點科技這邊接手過去……
周不器有些驚喜,覺得自己踩了一波野花,也不是沒好處,至少……創新思維被打開了,思路一下就拓展了。
收獲真不小!
看來這種事,以後可以……咳咳,自製力!自製力!
周不器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校內網相對成熟、穩定的項目,都分出來在總部這邊了,由石婧琳負責。學校那邊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創新。不怕項目多、不怕項目難,隻要有想法,就可以去做。我早就說過,校內網是紫微星的根基,為什麼?這裡是孵化地!鵬飛,你得做好帶頭人。”
郭鵬飛一喜,“這麼說,你同意了?”
“同意!”
“那得批錢。”
“一個項目10萬塊錢,夠不夠?”
“用不了那麼多,我約摸著,八個項目一共10萬塊就夠了。”
周不器才不信呢,“你是除了我之外的第二大股東,你可千萬彆客氣。”
“我客氣什麼了?”郭鵬飛才不會給這個學弟麵子,哼了一聲,“這次同時上手八個項目,如果都由總部那些人做,肯定是不行的。我打算推出一個新模式。”
“哦?”
“可以把項目分發下去。首都的高校太多了,可真正能跑到校內網總部兼職的,也就是北科附近的那幾所大學。遠一點的根本去不了。我打算去摸摸底,遠程辦公,讓他們在宿舍裡就把項目做了,不必來北科這邊。”
周不器叫好道:“嗯!這個思路很對!對大部分的大學生來說,還是學業更重要。讓他們在學業之餘的空閒時間裡,能根據校內網的要求,在寢室做一些兼職項目……好事!好事啊!”
郭鵬飛受到誇獎,覺得信心更足了,“校內網這個平台要更加完善,掌握更多的數據。等這套模式成熟了,就可以跟外地的高校學生也合作了,讓複旦、南開、武大、浙大、哈工大的學生也參與進來。就比如校內新聞這個項目,一夥兼職大學生未必能做出來,我直接交給三組大學生兼職團隊同時去做。做出來後做比較,擇優而選,或者整編修繕。”
“好好好,這個思路太棒了。有能力的大學生太多了,問題是他們在校期間很少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尤其是賺錢的機會。咱們提供了項目,相當於是在校實習了。在應屆生求職網上都可以體現出來。”
“我知道,校內網的人才檔案上也會報備。對一些好苗子,等他們畢業後,咱們可以近水樓台。”
“嗯,不錯!”
周不器大讚,眼神發亮,“可以啊郭鵬飛,看不出來啊,能力見長!”
郭鵬飛抽了抽嘴角,“不長不行了,都快被石婧琳超越了。”
周不器警惕的看他一眼,告誡道:“出去了不能亂說。”
郭鵬飛哈哈一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