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我知道……”
“不,你不知道!”
古卓倫又打斷了他,語氣加重,“從工業革命到今天,也才兩百年,這個世界發生了怎麼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今年全人類誕生的信息總量,會比人類誕生以來到去年所產生的信息總和還要多!這是指數級的增長,所帶來的的效應就是世界的變化會越來越快。”
周不器眉梢一挑,好笑道:“聽古先生的口氣,好像很悲觀?”
古卓倫沉默稍許,緩緩說道:“不是悲觀,而是敬畏。”
“願聞其詳?”
“國內的互聯網,基本就是利用一點微末的技術手段,利用一些低級趣味把網民聯動起來。你說的也有道理,不是每個人都是楚門,更多的人追求的是安逸穩定的生活。這樣的互聯網手段,的確可以讓他們生活的更舒服,衣食住行、吃穿用度,可以解決一些最基本的生活便利問題。”
“對,如同繭房,安逸和溫暖。”
“繭房?”古卓倫點了點頭,“這個比喻很形象,可是……互聯網編織起的這一層層繭絲,從裡麵看,防禦力挺強。從外麵看,就太薄弱了。如果真正的科技大潮過來,繭房一觸即破。”
周不器皺皺眉,“比如呢?”
古卓倫道:“人工智能!”
周不器就沉默了下來。
他是不怎麼懂了,但他知道埃隆·馬斯克曾發表過一段非常悲觀的觀點,呼籲工程師們要限製性的開發人工智能,免得造成人類悲劇。
這又分成了兩派,一類是人工智能是人造的,人類可以控製;一類是人工智能擁有人類難以想象的智慧,隻要成長起來,就會突破人類的技術封鎖。
這不算什麼稀奇論調,好萊塢電影裡有不少表現這類反思的。
古卓倫當然不會拿電影論調來說,正色道:“我是學自動化的,這幾年鑽研人工智能的領域。這些年,很多大汽車廠都在裁員,因為汽車生產線已經全自動化了,不需要工人了,特斯拉你知道吧?”
“嗯。”
“這還不算什麼,畢竟比較小眾。可人工智能如果發展起來,自動化機器人技術就會越來越成熟,遲早有一天能夠應用到各個產業之中。到了那個時候,你覺得華夏該怎麼辦?我們這些年快速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廉價的勞動力。歐美為了追求利潤,都紛紛把廠家搬到華夏。假如機器人代替了人力,那些工廠還有留在華夏的必要嗎?那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多少人失業,多少人餓死,多少人無家可歸?”
周不器深以為然,“的確,國內的科學技術發展,迫在眉睫。”
古卓倫嘲弄的說:“可那些互聯網公司,都在老百姓身上建繭房、當他們的上帝呢,哪有什麼對未來的科技的敬畏之心?”
周不器道:“不至於這麼悲觀吧?”
古卓倫道:“我相信明天就會死,所以今天會拿出全部的努力。”
周不器嚇了一跳,感覺這哥們有點生猛,試探著說:“全世界範圍內,人工智能也才剛剛起步吧?等矽穀這邊做出點成績了,他們會意識到的,國家也會出手助推相關產業的發展。”
“你也是這麼想?”古卓倫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周不器淡淡的道:“人工智能,我是一定要做的。實不相瞞,我們內部已經有了相關的計劃,先模仿亞馬遜那個人工智能的訓練平台,搭建一個出來。”
這話半真半假。
報告是真的,是cto程秉皓上交的,不過不是提議,也不是計劃,僅僅是一份對國際上前沿科技潮流的一份介紹。告訴周不器矽穀的大公司都在做什麼,讓他有一個判斷。
要想做人工智能,首先要對機器進行智能化訓練,這就需要龐大的數據,反複的測試、培養。亞馬遜的這個平台叫ecturk,所有參與者都自稱“turker”,每天登陸平台,然後領任務、寫代碼,完成智能化測試。
這就需要極大的開銷,除了平台的研發、運營、維護費用,還要給“turker”們發工資。
以紫微星的實力,目前肯定做不到。
最便捷的辦法,就是等矽穀那邊做的差不多了,等他們大發善心的公開相關數據,或者去偷去盜去買去借,直接應用在自己的人工智能產品上。
這就跟做手機、做電腦一樣。表麵上是我們的產品,實際上就是組裝的,核心部件都是美帝的。人家一卡脖子,直接玩完。
古卓倫說了一個比喻:“這就像養孩子,當然是從出生開始培養最好。國外養到十八歲了,國內收過來當兒子繼續養,這兒子願意認新爹嗎?”
對於這一點,周不器的心態不錯,笑道:“人工智能的初期發展,離不開數據。恰恰,我們的互聯網公司,在那些低級趣味上的探索,可以幫我們拿到更多的數據積累,遠遠超過美國。數據,就相當於喂給人工智能這個孩子的糧食,我們的糧食更多。可能我們的糧食沒有美帝的那麼健康,但我們可以養更多的孩子啊,總能冒出幾個頂天立地的。”
古卓倫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深吸了一口氣,“你真的對人工智能感興趣?”
“很有興趣。”周不器歎了口氣,“不過近一兩年可能沒法行動,你知道,我們是新公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