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速度極快,但凡是電商、遊戲、安全、社區、招聘、門戶等重點產業的項目,基本上隻看個題目就可以放棄了。
“咦?”周不器眼前一亮,發現個不一樣的,“隨手記?有意思!”
這個項目有點像微點筆記,是在互聯網上記錄信息用的。不過,微點筆記主要針對的是一些綜合材料的記錄,比較寬泛。
“隨手記”這個項目很有意思,主打垂直領域,做的是電子記賬,是一個網絡賬本。
微點筆記的新建文檔,是一個空白頁,用戶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當然也可以寫每天每月的收支情況。
可這到底不如垂直的專業產品更好。
真正的網絡賬本背後要有一套完整的算法,有收入欄、有支出欄,有盈餘欄、超支欄。還可以有預算設計、超支提醒等功能。
這個方向很有趣!
對紫微星的業務來說,會是一塊重要的補充。
尤其是校內網。
大學生們可支配的資金不多,很多人都有記賬的習慣,把每月的開銷情況都算清楚。有了一個網絡賬本,就方便多了。
還有朋友網的白領用戶,可以清晰的記錄著每個月的收支情況。每月彙總、每年彙總……等記個幾年,回過頭來再看,就能清晰的看見自己的成長軌跡,會特彆有意義。
這份材料是釘在一起的,一共三頁,周不器看過了開頭的一些產品理念介紹,就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
第二頁有了更詳細的介紹。
創業者可能是擔心投資商對網絡賬本這個行業不太懂,就做了簡單的介紹。
說是紫微星推出了一款網絡筆記本,叫微點筆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據初步統計,用戶超過2000萬,會員用戶也在50萬60萬之間,每月光是會員費就有數百萬元的收益。
跟微點筆記競爭,做類似的網絡筆記本肯定不行。所以就有同行做進一步的垂直探索,推出了“賬族網”、“記賬啦”等網站,主打網絡賬本的功能。
可是,不論“賬族”還是“記賬啦”,功能都過於單一而簡單,隻有“名稱”、“金額”、“項目類型”、“備注”等幾個欄目,網絡設計很粗糙。
隨手記要做得更加專業,要真正的設計一套連小白都能弄清楚的專業的會計係統,以更強大的功能,來為用戶提供網絡記賬服務……
周不器看完材料,有些驚歎。
沒想到,網絡賬本的方向,竟然跟自己有關!
竟然是被微點筆記帶起來的市場。
更重要的是,網絡賬本雖然隻是微點筆記某個單項的垂直領域,可受用程度,可能比微點筆記還大。
甚至有可能成為剛需產品。
每月記賬,這是多好的生活習慣啊?
很多人是懶,又嫌麻煩,所以才不願意動筆記錄。每年可能都要換一個筆記本,時間長了,很難堅持下去。
可網絡賬本就不一樣了。
簡單輕便,每天花上幾分鐘就能記錄下來了。時間長了,就可以培養成一個很好的消費習慣。
然後,周不器就深思起來。
覺得這個項目真是太重要了!
一定要通過校內網,在全國的大學生內推廣起來,要讓每一個大學生都養成記賬的習慣。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的消費主義風氣越來越盛,尤其再過十年,各種網絡貸層出不窮,年輕人們為了消費,不惜在各個平台上借款,甚至很多女孩子不惜光著身子拍借條小視頻。
這樣的風氣太壞了。
簡直是荼毒青少年。
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扮演了一定程度的罪惡戲份。
周不器認為,自己有責任做一些有格調、有追求、有情懷的事。
應該從校內網開始,培養大學生們的網絡記賬習慣,讓他們把每一筆的收入、支出都記錄下來,形成自我警戒,在一定程度上抑製過度消費的風氣。
可不能像美國人民那樣,都是透支消費,一個個賺的挺多,可都大手大腳的造成嚴重浪費。
這種歪風邪氣一定要抵製。
然後,周不器就暗暗感慨,覺得真是小瞧天下英雄了。
紫微星推出了微點筆記,就停下來了。彆人卻受此激發,做出了網絡賬本這類的項目。
慶幸的是,周大老板早早就發現了。
“隨手記”這個項目目前隻是三張紙,彆說公司了,連團隊都沒有呢,申請的是天使投資。不過,材料上說的很清楚,隨手記是要模仿“賬族”和“記賬啦”,要做得更加專業。
也就是說賬族和記賬啦兩家網站早就做起來了。
周不器不遲疑,就使用裴瑤的電腦,去查找這兩家網站,竟然真的有!
的確如材料裡說的那樣,很簡單、很粗糙,就好像一個軟件工程係的大二學生做的期末項目一樣。
粗糙點不要緊,找技術員優化,找美工裝修就好了。
創意才是最難得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