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婧琳的老爸叫石國泰,在八十年代以五萬塊錢起家,一開始是在浙省做塑料廠,逐漸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雙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生產基地,慢慢地形成了很有規模的化工集團。
兩年前巔峰時,國內的富豪榜上排名第13位,魔都第二大富豪。
不過,這兩年多元化投資,開始涉足工業、外貿、金融、通訊、房地產、礦產、服務業等有點敗家了,財富嚴重縮水。
晚飯過後。
該寒暄的也都寒暄過了,親戚們都離開了,就該談點正事了。
石國泰就把周不器一起去了書房。
周不器的建議,是放棄所有支線業務,隻保留化工廠的大本營,以及房地產的新業務就夠了。房地產這行做的是人脈,沒啥技術含量,以石家這麼多年的積累,想做起來不難。
其他的那些業務,該賣的賣,該關的關,全部放棄。
虧是肯定虧慘了。
但斷臂而生。
保住化工業的主業不動搖,常識性的做一些房地產開發,這就夠了。尤其明年就經濟危機了,地價會跌。
更重要的是,國家為了救市,推出了4萬億計劃,主要就是大基建。
超發的貨幣,房地產成為了最大蓄水池,房價在急劇攀升。
“唉!”
石國泰長歎一聲。
周不器猜出了什麼,“資金有問題?”
石國泰很為難的點了點頭,“就算從那些業務中撤出來,損失也會超過70。兩年前,我準備了30個億做多元化發展。其中10個億做外灘那邊的商業地產了,剩下的基本都……”
也就是說,除了這10個億已經投進房地產的資金,剩下的20個億,最多隻能撤回6個億。
對企業價值和個人身家來說,都是有泡沫放大效應的。
30億現金流的企業,可能會估200億的財富。
虧損了10個億,財富不是減少10個億,可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清掉了泡沫,可能是估值是少了100個億。
周不器稍作沉吟,“叔叔,你到底是什麼想法?到底想不想做房地產?”
“嗯?”
石國泰深深地看他一眼。
周不器道:“我跟泛海的盧老總、萬通的馮老板關係都還行,他倆都算是國內地產圈巨擘級的人物了。如果你想做,我讓他倆幫忙,每人派幾個得力的幫手,甚至副總級的高管過來運營。”
石國泰不是土包子、暴發戶。
&nba,是國家認證的高級經濟師,放在高校裡,就是博導的級彆。
隨著多元化投資的失敗,他逐漸意識到了什麼。
其實這也不怪他。
多元化投資,是這幾年國內的主流商業發展趨勢。
帶起這個潮流的,就是聯想。
柳老總把聯想分拆成了聯想控股、聯想集團、神州等幾塊業務,又通過聯想控股操持了十幾個產業,取得了巨大成功,奠定了自身地位。
後來,國內另一大跟聯想齊名的科技巨頭方正集團,也這麼搞了。王玄院士是科學家,但他做企業不行,債台高築又沒有利潤,危機四伏。
北大方麵就做出決策,把方正的創始人、兩院院士、國內最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王玄院士給擠走,然後開始了多元化發展路線,金融、證券、服務、通訊、地產、工業、外貿等等。
目前來看,做得也非常成功。
有了這倆國內頂流巨頭的帶動,民間就誕生一大批的多元化集團。
可實際上這是條歪路。
等過一些年,除了聯想控股在柳老總的帶領下做的不錯,大多數多元化集團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危機,連方正集團這種超級巨頭都要麵臨破產。
多元化集團不是不行,但一定要有一套堅持的經營理念。有了一個宏觀性的理解,就可以對每一個行業提綱挈領的指揮。
可絕大多數的企業老板根本沒有那麼深刻的商業認知,沒法做到融會貫通,又缺乏對一些細分行業的理解,就容易出問題。
石國泰沉默了許久,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現在看來,多元化的發展,的確是錯了。”
周不器笑道:“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咱們不是在外灘那邊做一個商業地產項目嘛,這就很好。以此為契機,進入地產行業,用心的發展下去。”
石國泰道:“可是想把資金撤回,不那麼容易。”
周不器理解了他的意思,平靜的說:“3個月內,我可以幫你籌到5個億。”
“什麼?”
石國泰愣怔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
周不器笑著說:“叔叔,要不這樣吧,咱們組一個房地產股份公司,你把外灘那個地產項目放進來,再想辦法在12個月內籌5個億。我再給你拿5個億,基本就沒問題了。”
“你那不是互聯網公司嗎?投房地產?”
“不,這是我個人出資。”
“嘶!”
石國泰倒吸了一口涼氣。
覺得這小子真夠野!
個人出5個億?
而且,都不需要什麼細節的商量,直接就決斷了?
周不器顯得很冷靜,微笑而平靜的說:“叔叔,琳琳跟了我,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也不需要說一些見外的話。新組建的房地產公司,我要25的股份……嗯,其實也不是我要,這些股份,我希望掛在琳琳名下。”
石國泰麵色微變,“給琳琳?”
周不器點點頭,“對!”
石國泰沉默,眼眸微眯。
都也是男人,很多事情都能理解。
琳琳這種身份,跟了他當小老婆,絕對算是委屈了。哪怕以後結婚領證了,他這種三妻四妾的生活,也多少會讓石家臉上蒙羞。
這5個億……而且是掛靠在琳琳名下的25的股份,就有著補償的意思。
著實不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