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麼多的大商人,省裡肯定不能放過,為了發展本地經濟,當然是投資越多越好!
長白山度假村的投資可能會過百億,這還不夠。
要繼續努力!
然後,就有領導在賣力地拉攏了,語重心長的說:“我省是個農業大省,從去年開始,我省陸續投資了62億元,在鎮賚、大安、鬆原三個項目區實施規模造田工程……”
領導把大體情況作了介紹。
這裡地處鬆嫩平原,地勢平坦,耕地後備資源豐富,是最具農業發展潛力的地區。
據統計,該地區有未利用地近1100萬畝,占全省未利用地一半以上,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增加糧食產量的潛力特彆巨大,是東北地區乃至全國目前少有的一塊可集中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
由國家投資進行改造,這一點毋庸置疑。
可問題是,土地改造成功之後,怎麼運作?
直接把土地租給農民嗎?
那就太浪費了!
這裡是大平原啊,還像幾千年傳統那樣用人力和畜力來耕作,效率低、產量少,管理起來也太複雜。
最大的農業國是美國,一個農民的生產力能頂國內上萬個農民,主要就是依靠著科技耕作,通過機械設備和先進的科學管理來進行農業耕作。
我國的土地山區居多,很難進行機械化耕作。可這裡是鬆嫩平原,就有了科技農業的前提條件。
這裡有最肥沃的黑土地。
而且,這是一片未利用未開發的土地,也就不存在著和農民之間的使用權糾紛,都在政府手裡。
運作起來會非常方便。
周不器對長白山度假村那個項目,毫無興趣。
可此時,他就激動起來。
覺得這個項目很好!
他就是本地人,他一心想為家鄉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可是,他隻是一個商人而已,改變不了大環境。他想回家鄉投資,可放眼望去,實在沒什麼投資方向。
農業,就是機會!
尤其我國的最大危機是糧食危機,國內種植出來的糧食隻夠養活7億人,剩下的糧食都要依賴進口,主要就是美國。
一旦中美關係惡化,糧食危機就要暴露。
對於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來說,關注農業問題,會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方向,會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以周不器現在的層次來說,賺錢已經意義不大,想要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就要落實到民族和國家的大利益上。
國內最好的土地耕作地,當然就是黑土地。
在鬆嫩平原打造一個國內標杆式的農業生產基地,全係列的機械化耕作,高效率、低成本,高產出、高回本,就可以為未來國內的農業發展引領一定的方向。
類似的農業生產基地,國內也有幾個了。
都是國企搞的。
效率和成本可想而知,不見得能比農民拿著鋤頭去耕作好多少。
想要真正地做起來,還得靠民企。
這大概也是省裡的戰略設計。
東北的發展環境不好,民營資本都不出山海關,隻能是國家給錢或者命令國企去東北投資發展。這麼多年下來,也沒見得東北發展得有多好。要想提高市場經濟的活力,就必須要引入更多的民營資本或者外資。
國企搞不好,這不是國內的問題,全世界都一樣。全世界就沒有一家國企能搞好。凡是民企能涉足的行業,國企就一定不是民企的對手。
周不器一下就有興趣了,開始積極發言起來,跟領導有一腔沒一腔地搭上話了,眼裡發亮。
這一幕,省裡的領導看在眼裡,心中感動。
果然啊,關鍵時刻還得靠自己人!
彆人對這個農業項目都興趣寥寥,還是得靠自家人的大力支持。
領導很高興地說:“我們這個農業項目,將分成鎮賚、大安、鬆原三個項目區,項目區總麵積558萬畝,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458萬畝,新增開墾水田25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203萬畝,其中旱改水150萬畝,合計新增水田405萬畝,近期工程實施按照新增水田300萬畝安排……”
又一番話說出來。
大概意思,就是這個總投資達到62億元的農業項目,將分成三塊。
由政府出錢,負責改造、開墾土地,然後租給企業或者農民來耕作。其中,鬆原項目區由一個國企接管,鎮賚區會由當地的農業廳來運營,剩下的大安項目區,希望交給民企運作。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這是一塊新地。
到底要怎麼搞,誰都不清楚。
那就分成三路來搞好了,總能有一條路走出來。
要是放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有魄力的領導就直接拍板,認準一條路就走下去了。
東北不行,失敗多、成功少,領導也是怕了。
萬一拍板錯了,損失就太大了。
分成三條路走,總能有一條走通。
然後讓另外兩條沒走通的路,去後知後覺地模仿那條走通的路就好了。發展慢是慢了點,至少能確保成功。
周不器大力支持,一點都不像個討價還價的商人,當場表態,“這個思路非常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