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可以努力一下。”
“怎麼努力?”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
梁靜眼眸發亮地說:“我那天聽誰說來著,說你在矽穀那邊麵子很大呢,跟很多科技大公司都有不錯的關係,比爾·蓋茨、拉裡·佩奇、紮克伯格都是你朋友……”
周不器眉梢一挑,“你是說走企業路線?”
梁靜道:“對呀,學術交流不一定非要去大學,去企業裡也可以,那些矽穀巨頭都有自己的研究中心……”
周不器沉默許久,歎了口氣,“難!”
“啊?”
“去大學,是學術交流。政治不能阻礙學術。這個理由冠冕堂皇。去企業裡,就是純正的技術交流了,美國那邊的限製很嚴重。”
“這樣啊……”
梁靜有些失望。
周不器道:“如果是互聯網技術,比如清華計算機係的那些人想去矽穀的企業裡學習,這咱們可以安排。互聯網技術的封鎖性不強,我們現在好像也有人在那邊做交流吧?雅嫻?”
寧雅嫻站在很遠處,聽到這聲,走過來,笑著說:“嗯,有三波人呢,一共40多個,在穀歌、微軟和facebook。”
周不器一奇,“還有微軟?”
寧雅嫻道:“嗯,是沈向陽安排的,6月份才出發。”
周不器笑道:“看來,咱們和微軟的關係也挺好嘛。”
寧雅嫻白他一眼,“人家不是看上推特的股份了嗎?”
“哦,好像是有這麼回事。”周不器點了點頭,又看向梁靜,“集成電路和互聯網是兩個領域,企業級的交流,互聯網還可以,芯片不太可能。嗯,紫微星這邊要做的是ai芯片,可以跟矽穀多做一些ai方向的技術交流。”
寧雅嫻抿嘴笑道:“沈向陽派出去的團隊,就是人工智能的。”
“哦,好事!哈哈!”
周不器很高興。
說起國內的企業家裡,在矽穀有這種影響力的也就是兩個人了,一個是老馬,一個是自己。可阿裡是技術荒漠,跟矽穀巨頭在國內的分公司合作就夠了。
相比之下,還是自己的分量更重。
&nob等知名大項目的成功,讓周大老板在矽穀的聲望穩穩地有了一席之地。
近期的aster手機,更是轟動歐美了,要叫板蘋果了。
梁靜靈光一閃,想出來了一個好主意,“要不……要不咱們跟清華交換名額?”
“嗯?”周不器瞟她一眼,“什麼意思?”
梁靜道:“清華的人才太多了,名額不夠,派出去的學生太少了。很多都是畢業後自費出國的。自費出國了,回國的幾率就大大降低了。如果是公派,很大部分都會回來。常春藤高校的名額有限,可咱們跟矽穀巨頭的關係這麼好,可以把計算機係的一些高材生公派到微軟或者穀歌學習。”
周不器略微思忖,“嗯,這個思路可以有。”
讓學生去矽穀學習,很難接觸到核心項目,可即便這樣也比在書本裡學到得多。而且,那裡是矽穀,是純英語的辦公環境,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在那種環境下,人可以快速地獨立起來,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成長得更快。
不管是做互聯網還是做芯片,英語都是必備的語言,不懂英語就不可能成為這個行業裡最頂尖的專家。
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說,這種模式是可行的。
至少可以試試。
7月份派出去,實習半年,1月份回國過年;3月份派出去,9月份回國開始新的學期。耽誤了一個學期而已,對這種級彆的人才來講,隨便翻翻書本就補回來了,課堂裡的那點東西沒什麼實際價值。
梁靜道:“我們可以每年幫清華派幾個本科生或者碩士生去矽穀大公司裡交流,費用由紫微星承擔。要求是讓清華拿著集成電路專業的名額跟我們換。反正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清華的學子,他們不虧。”
周不器點了點頭,“嗯,這個方案有可行性,回頭可以安排一下。很多人出國做學術交流,都是公費去國外度假,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是可恥的學術腐敗。如果讓我們來參與選派,可以挑選那些優質的、年輕的,有上進心的有市場潛力的人。”
這個方案太好了。
如果真運作起來了,那紫微星就是提前跟清華計算機和集成電路兩大專業的頂級人才打下了交情。
以後畢業了,成長起來了,加盟紫微星還會遠嗎?
就算去了美國不回來了也沒關係,紫微星可以把分公司開過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