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星現在沒有視頻業務,不是因為不重視,而是因為太重視。周不器始終沒有找到一條合適的發展視頻業務的方式。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流量明星對社會生態的破壞太大了。
全世界都有流量明星,可在娛樂圈裡,這隻是最最底層的一個群體。就比如韓國的男團女團,看起來挺美挺好看,卻是受歧視的那一類,偶爾進入了主流會場,比如去青龍獎的頒獎禮上演唱,場麵就會特彆尷尬。
青春活力的女孩子們在台上又蹦又跳,台下的製片人、導演、演員們彆說鼓掌了,笑都不能笑,全程繃著臉,集體沉默,宛若空場一般。
誰要是表現出了對偶像團體的喜歡,那真是太o太丟人了。
等下一個節目,某一個專業歌手上台獻唱,那就開始掌聲雷動了表示歡迎了。
本質上來講,大家根本就不是一個圈子裡的。
導演、演員、編劇、歌手這些人,他們的圈子叫演藝圈。很多大演員通過自己演員的職業,通過作品成為了明星,成為了偶像。
男團女團的圈子叫偶像圈,是職業“偶像”,通過又蹦又跳的色相去吸引大眾。
可國內不一樣。
流量明星不僅進了大雅之堂,還成了全民追捧的大人物,成了高高在上的存在,可以隨意地壓榨那些受人尊敬的老戲骨。
甚至為了應付這些偶像咖和綜藝咖的流量明星太差的專業能力,劇組裡甚至要容忍他們不說台詞說數字……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互聯網。
再準確一點,就是互聯網視頻。
互聯網視頻太燒錢了,可國民的收入很有限,過高的vip訂閱費老百姓承受不了,就隻能采用“免費+廣告+低會員費”的模式。
即便是低會員費,會員也很少。
主要收入靠廣告。
廣告的模式,就是流量越高的視頻,廣告費越多。這也就意味著,影視劇內容的好壞不重要,對視頻網站來說,能帶來流量才最重要!
年輕人們喜歡又蹦又跳的偶像組合?喜歡嘻嘻哈哈的綜藝節目嘉賓?
簡單!
直接讓偶像團體的流量明星和屎尿屁的綜藝明星去當主演就好了,至於演技怎麼樣、內容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能帶來流量就好了。
電影公司都沒錢,可互聯網公司很有錢。
有錢就是大爺,流量為王,凡是互聯網企業參與的影視作品,就隻能按照流量的模式來走……結果就出現了一係列畸形的社會現象。
偶爾出現的幾部優秀的電影電視劇,背後的資本方一定沒有互聯網的參與。
可問題來了,流量模式,真的賺到錢了嗎?
沒有!
所有的視頻網站,每年都要虧掉幾十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贏利。
既砸了口碑,又賠了錢,連帶著把社會風氣都帶壞了。
可是國外的奈飛、u卻靠著另外的模式,逐漸地開始賺錢了,那就是“零廣告+高會員費”的模式。
好萊塢玩不轉互聯網,他們雖然聯手搞出來了一個u,但他們運作不起來。現在婕妤傳媒通過拚盤投資的模式,進入了好萊塢。
如果紫微星和婕妤傳媒的美國分公司可以和u建立關係,通過專業的互聯網公司來運作這樣一家視頻網站,既是解決了好萊塢的包袱,也能為自家的網絡視頻業務探索出一條先河。
這個思路可以記下來,回頭去美國了,做進一步的市場調查。
u啊!
雖然比不上奈飛,但也算是未來流媒體平台的巨無霸了……
紫微星現在資金實力很雄厚!
外彙儲備67億美元!
想乾什麼都能乾成。
回國之後,周不器也沒休息倒時差,直接去公司,昂首挺胸,邁著四方大步。這下真牛掰了。
叫來了張一明、賀陽和聶才俊。
開始發錢!
愛斯達電子缺錢?手機業務不好開展?那就融資,紫微星出錢10億美元,稀釋20的股份。這輪融資過後,紫微星對愛斯達的股份就會達到64,周紹寧、顏光明的個人持股變為12,周不器的個人持股變為8。
再給紫微星日本撥款5億美元!
其中,2億美元去購置紫微星日本的總部大廈,多餘的3億美元交給唐斌辰,開始放心大膽地開展日本業務,尤其是雲數據中心的建設。
yikyak已經起勢了,以uc美顏為主的uc軟件群也漸漸地被大眾認可,紫微星日本的業務蒸蒸日上,可以進一步的追漲。
兩筆錢撒下去,還剩下52億美元的外彙。
哎呀!
有錢的日子,真是痛快!
不過,賀陽比較嚴肅地告誡,“隻此一次,下不為例,紫微星是互聯網企業,金融業務不是我們的主業。”
周不器深以為然,歎了口氣,“不用你說我也明白。唉,你是不知道啊,在紐約的時候,我就待在酒店裡,門都不敢出,到處都在死人。金融遊戲已經不是風險了,而是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