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收購……”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
靠!
難怪要找花旗銀行,隻有美國資本家最熱衷這種模式。當初格雷澤家族沒錢,就是找的摩根,通過杠杆收購的方式買下了曼聯。
背負的巨額債務,都要由曼聯來承擔。
葛涵思收購百代唱片的模式,看樣子也是這種套路了。跟花旗銀行合作,用未來收購成功的百代唱片向花旗借款,然後用借款去收購百代。
怪不得歐美國家都那麼歡迎孫正義啊!
同樣是兼並購,看看孫正義怎麼玩的?堪稱良心啊!再看看歐美本土的那些資本家,真是一個比一個操蛋。
薛寶珊輕聲道:“當時,葛涵思出資8億英鎊,又從花旗銀行借債了22億英鎊,並承擔了百代唱片原有的12億英鎊,以總計42億英鎊的價格完成了交易。”
“42億英鎊是多少?”
“具體的彙率我也不太清楚,大約是65億美元吧。”
“真貴啊!”
“這還不算呢,葛涵思對百代唱片收購成功後,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戰略改造,希望能完成數字化戰略調整,又投進去了10億美元。”
周不器有些感慨造化弄人,“思路是對的,這個葛涵思是個人才。隻可惜啊,選錯了時機。他以為在07年收購百代是抄底,結果被時代抄了底。”
薛寶珊抿抿嘴,“是呢,經濟危機爆發後,葛涵思都快瘋了,很沒風度地大罵美國的銀行家。這筆交易,可能讓他虧損幾十億美元。”
“不至於吧?”周不器不了解內情,“再堅持幾年就好了,挺過了經濟危機這一陣,春天就來了。葛涵思應該能明白吧?”
薛寶珊道:“明白也沒用呀,他采用的是杠杆收購。花旗銀行憑什麼願意支持他,給他借貸22億英鎊啊?”
“對賭協議?債轉股?”
周不器馬上恍然大悟,想起了什麼。
是了!
三德子好像說過。
當初格雷澤家族杠杆收購曼聯,是從摩根借來的錢,當時就簽了債轉股的對賭協議。如果貸款還不上了,那筆貸款就要轉化為曼聯40的股份。
薛寶珊輕歎了一聲,“是呀,債轉股,可嚇人了。”
“怎麼呢?”
“如果貸款不能及時償還,債轉股就是……就是100。”
“靠!厲害!真的厲害!”
周不器這下算是見識到了美國銀行家的手段,玩得真是溜啊,真是把英國人給坑慘了。
這筆杠杆收購裡,葛涵思一共出資8億英鎊和10億美元的注資,總共23億美元,再承擔超過50億美元債務,拿到了百代唱片的100的控製權。
一旦貸款還不上,債轉股條款達成……百代唱片就變成花旗集團的資產了。葛涵思此前投入的23億美元,全部打了水漂。
不過,花旗也沒賺到什麼錢。
前世,葛涵思沒能還上錢,被花旗銀行完成了債轉股,接管了百代唱片。不過,接手百代唱片之後,花旗的銀行家們沒心情去經營這家千瘡百孔的唱片公司,選擇了割肉離場,馬上把百代分拆,作價41億美元賣給了環球唱片和索尼唱片。
在這筆交易裡,花旗也虧了。
碰上了經濟危機的低穀,可以說是三方都慘敗。花旗虧得比較少,葛涵思虧慘了,百代唱片更慘,直接被拆分甩賣了,百年大廠說沒就沒了。
所以說,收益越大,風險越大。
投資音樂,潛在收益非常大,數字音樂的前景非常美好。可風險也大,搞不好就損失慘重了。
投資足球,收益甚微,可是風險很小,比如曼聯。
格雷澤家族杠杆收購曼聯,不僅沒有成為他們的累贅,還通過曼聯的持續輸血,幫他家安穩地度過了金融危機。
不過,周不器不一樣。
他要降低音樂產業的風險,要增加足球產業的收益,否則怎麼證明他作為重生人士的過人之處?
“看樣子,這個百代唱片很困難啊!”
“是呢,百代唱片占了泰豐資本三分之一的投資額,可連續兩年虧損,他的私募已經玩不轉了,還不上貸款了。”
薛寶珊神采飛揚,也隱隱地期待。
周不器笑著說:“咱家的海外產業主要是立足於歐洲,最重要的就是英國。百代唱片是英國娛樂行業的標誌,要是破產了、拆分了,會對英國多元化的產業格局形成打擊,當局肯定不希望看到。孫正義恰好也對投資英國很感興趣。看樣子,真可以聯手幫英國一把,拯救百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