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業大亨名下都有多家公司,像李超人這種一度間接或者直接掌控著22家上市公司,業務之多之廣,堪稱世界之最。
對周不器來說,雖然可能要把精力分成四份,去管理紫微星、紫微星國際、紫微星環球和紫微星數媒四家公司,實際上真正要讓他盯著業務的隻有紫微星環球。
其他的公司,指一個方向,讓彆人去做就行了。
紫微星和紫微星國際自不必說,過去幾年,周不器已經把地基給搭建好了。紫微星數媒其實也很簡單。
首先,紫微星數媒幾乎是一家壟斷性公司。
不是周不器想壟斷,實在是彆人想做也做不成。就算歐洲的一些公司覺得這個方向挺好,想衝進來分一杯羹,卻也沒有那個實力。
找到了官網代理業務這個切入點,就相當於為紫微星數媒找到了根基性的業務。就算彆的業務開展不順利,可隻要成為歐洲足壇官網的最大代理商,每年就能有不低於5億英鎊的利潤。
對互聯網公司來說,想要成為巨頭,首先得有一個壟斷級的核心業務,穀歌靠搜索、亞馬遜靠電商、雅虎靠門戶,紫微星數媒的核心業務已經初見規模了,就是基於紫微星雲計算平台的官網代理業務。
每年5億英鎊的利潤跟穀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這樣的巨頭當然沒法比,可隻要核心業務抓住了,也能變成一家市值150億200億英鎊的小巨頭。
還有就是紫微星數媒的業務相對更簡單,更加地互聯網化。
而互聯網化的業務,周不器在創辦紫微星的過程中,已經很了解了,按照過去的經驗和原則,按部就班地發展就行了。
紫微星環球很難,難就難在要自己生產內容。
紫微星數媒做的是足球生意,內容方是世界足聯、歐足聯和五大聯賽的足球比賽……紫微星數媒不需要生產內容,隻需要根據現有的足球內容,進行互聯網化的市場運作就好了。
好萊塢巨頭的模式很成熟很強大,他們既是內容方,也是渠道方。
可是足球不一樣,各大協會、各大賽事都是內容方,他們負責組織球隊、舉辦比賽,製作好了內容之後他們沒有自家的渠道平台,要把足球內容賣給第三方的渠道來分銷。
換句話說,足球的模式就像夢工廠和米高梅,是好萊塢沒有發行公司的獨立製片廠。
這應對起來就很容易了。
內容方沒有發行渠道,就要深度依靠渠道商,渠道商就容易從中獲取巨額的利潤。比如bbc體育、天空體育這兩大歐洲最大的體育台,就是靠著轉播足球比賽發展起來的,吃足球產業模式低端的紅利。
所以,“互聯網+足球”比較容易,隻需要做“互聯網”,不需要做“足球”,隻需要搭建出一個強大的渠道型平台就可以。
在“互聯網+電影”的產業裡,跟好萊塢巨頭的競爭就非常難,因為好萊塢巨頭除了內容之外,他們也是渠道。這就要求紫微星環球既要做“互聯網”,也要做“電影”,要有一個更豐富更強大的模式來跟傳統勢力競爭。
想把紫微星環球發展起來,一定要在“電影”上有所斬獲。
6月2號,周不器見到了米高梅的新ceo史蒂文·庫珀。
庫珀先生不是好萊塢的從業者,是米高梅董事會專門從華爾街請來的企業重組專家,曾成功運作了美國第二大甜甜圈連鎖店krispykree和安然公司的重組。
雙方見麵後,聊得非常高興。
主要是在溝通方式上,史蒂文·庫珀完全是站在周不器的立場上來看問題,他很迫切地希望紫微星環球能收購米高梅,這樣一來,他就重組米高梅成功了,就可以拿一大筆傭金離場了。
周不器也從他的話語中知道了當前好萊塢的確切態度。
目前,的確有好幾家好萊塢巨頭對米高梅感興趣,可他們都有很深的顧慮,再加上米高梅的債權人隻要現金不要股票的原則,這又大大地提高了他們的準入門檻。
眼下的經濟危機大背景下,好萊塢巨頭現金流也都很緊張。
史蒂文·庫珀表示——
“不會有任何一家娛樂巨頭會報價超過20億美元。”
“過去幾年,米高梅在電影製作上連續地失敗,引起了業內的恐慌。”
“米高梅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製片公司,一部分是內容圖書館。好萊塢巨頭的報價隻是針對米高梅的內容庫,他們認為米高梅的製片業務是負資產。”
“米高梅的股東都擔心債務問題會影響到自己,都想儘快出手。”
“米高梅的債權人隻接受破產重組或一次性的債務出售。”
“米高梅正有意運作《霍比特人》……”
總之,一番溝通下來,周不器對拿下米高梅的更有信心了。
當天晚上,就跟孫正義通話,正式批準了兼並購委員會對米高梅的第一次報價——25億美元!
紫微星環球,正式出手!
第二天,周不器跟甄妤師姐和寶妹妹一起,去了矽穀。
要去跟奈飛轉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