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那我怎麼聽那小子說,紫微星環球的大股東是軟銀?持股有一多半?”
甄妤簡單地算了一筆賬,“姨媽,咱家出了40億美元,持股16。軟銀出資200億美元,持股62。按比例呀,咱家不是賺了嘛!”
薛姨媽有著樸素的民族情懷,就很不舒服,“我聽說……我記得軟銀是日本的公司吧?”
“呃……”
薛寶珊一拍腦門,就很無奈。
其實不僅是薛姨媽,誰又何嘗不是呢?紫微星環球這個投資案子裡,明明是軟銀吃了大虧。可在大家眼裡,都覺得自己虧了,讓軟銀持股62,真是太不合適了。
甄妤輕聲解釋道:“軟銀是日本的上市公司,但出錢的不是軟銀,是軟銀美國牽頭成立的幾家投資基金,注冊地都在美國。”
“是嗎?”
薛姨媽不懂這些,還是覺得不舒服。
甄妤隻能繼續解釋,“周不器有10的管理股,這是創始人股,有超級投票權,一票頂十票。”
“什麼意思?”
“這是權力!”
這件事比較複雜,甄妤就詳細地解釋了一下。
10的管理股,一票頂十票……就相當於周不器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了,就通過這10的管理股掌握到了這家公司的最高權力。
商業公司就是創造財富、分配財富的組織機構。
創造出財富之後,誰擁有的股份多誰分到的財富就多,可這隻是理論上的。現實是誰掌握了分配財富的權力,誰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就像主人和仆人關係似的。
名義上的主仆,屁用沒用。
關鍵是誰能管住誰。
誰有權,誰就是真正的人上人。
這麼一說,薛姨媽也就懂了,自以為是地說:“假如紫微星環球一年賺了10億美元,那小子其實可以給自己發10億美元的工資,所有利潤就都落自己腰包裡了,就不用給軟銀分了。”
“媽媽!”
薛寶珊又好氣又好笑。
哪有這樣的?!
甄妤忍俊不禁,嫣然道:“對,姨媽看來是理解了,就是這個意思。不過不能用發工資的方式,這吃相太難看了。”
薛姨媽問:“還有更巧妙的方式嗎?”
甄妤輕聲道:“有,咱家賬上現在還有8.4億美元的現金。預計要拿出5億6億美元,進一步地購入股奈飛的股票。”
“啊?”
薛姨媽不明白。
薛寶珊卻很懂,驚訝問:“真的嗎?”
甄妤頷首道:“真的,已經決定了。從3月份開始,華爾街的投行就一路唱衰奈飛,認為股價太高了。資本市場不看好,有不少投資機構都想出手,卻找不到接盤方。隻要奈飛的董事會同意,咱們就可以再買一些。”
現在,全球經濟越來越差,金融危機的效應越來越強。
可是科技行業竟然複蘇了!
這讓很多經濟學家、投資家覺得不可思議,認為科技股尤其是互聯網股票中存在著巨大的泡沫,投資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一旦泡沫破開,危機可能比八年前還嚴重。
大公司的抗壓能力很強,小公司就有可能遭殃,一旦出事,可能就會破產,投資人就會血本無歸。
奈飛恰恰就是這一類的小公司。
好萊塢的局勢很明朗,他們連自家的u都不支持,都在極力打壓,更何況奈飛?專家們認為流媒體行業沒前途。
碟片的郵寄業務,已經是夕陽產業了,不值得投資。流媒體業務更是看不見一絲的光明,更不值得投資。
奈飛的兩大業務都沒有出路,華爾街號召:趕緊跑路吧!不要抱有幻想啦!
現在又是一個入場的機會。
薛寶珊眨巴了幾下眼睛,建議道:“紫微星環球為什麼不直接收購奈飛?”
“阻力很大呀,好萊塢現在的潮流是反對流媒體。紫微星環球這邊最多就是在版權上給一些幫助。要是收購奈飛了,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好萊塢,紫微星環球要親自下場嘛。”
“是呢,那樣工作就不好開展了。”
甄妤道:“不收購也好,奈飛的創業團隊不會賣掉公司,咱家他也不會同意賣掉。對紫微星環球來說,奈飛是一個先鋒案例。成功了,紫微星環球也有模有樣地推出自家的流媒體平台。失敗了,就老老實實地走傳統的好萊塢模式。”
薛寶珊抿抿嘴,“一定會成功的。”
甄妤有些驚奇,“這麼看好奈飛?”
“沒有。”薛寶珊輕輕搖頭,“我是相信他不會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