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覺得這件事情必須要做好。
原因之一,就是陸器已經跟他說過了,在美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紫微星在國內推行的日報、周報、月報的製度,有點推行不下去。
這不奇怪。
周不器都覺得這樣的管理方式壓迫力太強了。
日報,就是員工每天工作結束後,要把這一天的工作詳細地寫下來,然後發給公司,以方便主管領導、hr、hrbp等部門能夠掌握到他一天的工作都乾了哪些事,便於考核。
周報就是每周的總結,月報就是每月的總結。
做總結沒錯,可天天寫就太過分了,就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
可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日報很有必要。
作為給員工發工資的資方,總要知道員工每天都乾了什麼吧?要是員工一天什麼事也沒乾,就摸魚了,這不是拿公司當冤大頭?
這是勞資矛盾。
如果把微書績效做出來,跟微書文檔結合。
員工所有的工作都是線上進行,所有的數字化流程都是記錄在案,就可以解決這個同時困擾勞資雙方的難題。
周不器對專業的人力資源工作不甚了解,也就隻能設計個產品功能的大框架。
進一步的情況,還要回去跟微書的團隊來商量。
周不器已經安排好了行程,三天後回國。
這幾天,他主要有兩件事。
第一,紫微星環球。
現在,除了環球影業的案子還在審核之中,其他幾個公司的收購案已經收尾了。
周不器也可以適當地施展自己的方略了。
最重要的就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製作理念。
大片是火車頭。
車頭有力量,才能拉動火車跑得快。
隨著電影院科技感越來越足,3d、杜比、巨幕場越來越多,想要給影迷呈現出至尊級的觀影享受,就一定得是商業大片。
紫微星環球先後收購了環球影業、米高梅、漫威和夢工廠動畫,都有著標誌性的符合“慣性、特效、爆米花、合家歡”性質的商業大片。
環球影業的《速度與激情》係列、《侏羅紀公園》係列,米高梅的《007》係列,漫威的漫威宇宙係列,連夢工廠動畫也有經典《怪物史萊克》係列、《功夫熊貓》係列。
甚至環球影業還有一家子公司照明動畫,這家公司現在聲名不顯,隻是一個小工作室,在收購環球影業的案子裡,這家工作室的資產評估還不到200萬美元。等“小黃人”係列做出來,就可以萌翻全世界,成為媲美迪士尼動畫的王牌動畫。
提案是由鮑勃·弗裡德曼提交的,得到了周不器的肯定,這大方略就定下來了。
首部受到影響的作品就是正在籌備的《雷神》。
按照漫威的計劃,因為這部片子講的是“神”,就想製作得高大上一些,想采用一種莎士比亞戲劇的模式。
直接被周不器給否了。
彆扯淡!
這就是一部純純的爆米花電影,就是特效、搞笑、合家歡,外加一些不過分暴力的動作戲就夠了。商業大片玩高大上,不是不行,首先得有斯皮爾伯格,或者卡梅隆、諾蘭的那種水平。
《蝙蝠俠2:黑暗騎士》堪稱經典,口碑和票房雙豐收,不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製作理念多好,而是因為導演是諾蘭大神。
同樣的理念,換一個導演來拍,dc宇宙就直接完蛋。
周不器要用這樣的先知先覺,為漫威撥亂反正。免得像前世那樣,等《雷神1》口碑和市場雙雙失利後才反應過來。
第二件事,就是對寶開遊戲工作室的收購了,方案達成,總價4.2億美元。
價格雖然高,但遊戲業務能賺錢。
這筆錢砸進去,以後就可以產生利潤了。這跟雲計算,o等業務不同,都還處於燒錢階段。
說起來,紫微星國際這麼大的攤子,隻有兩塊業務處於盈利狀態。一塊是休閒遊戲業務,以前有朋友工作室,現在又多了一個寶開工作室。另一塊,就是日本分公司了。
從今年第三季度開始,紫微星日本經過了前兩個季度的試水,正式開始了全麵化的商業化運營!
開始賺錢了!
日本的互聯網行業不流行燒錢,就是以賺錢為目的。日本的互聯網巨頭沒幾家,可是賺錢的互聯網公司,比國內還多。
主要原因,就是日本的廣告費更高,可以給網站帶來更高的收益。
紫微星日本的第三季度財報已經出爐了,營收達到了178億日元,淨利潤是68億日元。相當於7000萬美元的利潤了。
主要依靠的就是yikyak平台中的廣告收入、表情包增值費和商家的合作推廣費。uc瀏覽器的默認主頁設定為了雅虎,有一筆收入;uc美顏的帶著商家品牌的濾鏡,也有讚助收入。
這隻是正式商業化運營的第一個季度。
唐斌辰信心滿滿,表示今年的第四季度,紫微星日本的利潤一定能超過1億美元。
能賺錢就好了,這算是極大地為紫微星國際這個無底洞解決了很大的負擔。
相比之下,還是國內業務更妥當,更讓人放心。
在乘飛機回國的航班中,周不器通過電子郵件,看到了國內前三季度的財報,業務利潤達到了30.5億元!
這還不算什麼,淨利潤也達到了14.7億元!
也就是說,紫微星的國內業務,將在今年正式賺錢了,而且一賺就是十幾億。過去幾年的業務利潤增長很明顯,可是架不住花得多,研發、基建、雲計算、百億補貼,每一筆的投入都是大錢。